古代志怪故事——吕城无关庙,姚剑仙,项王显灵

吕城无关庙

吕城五十里范围内没有关帝庙,相传城是吕蒙构筑的,至今吕蒙是土地神。如果要修建关帝庙,每夜必有兵戈战斗声,所以互相劝告不要建关帝庙。有卜卦算命的道士借宿土神庙中,夜间雷雨大作,屋瓦都乱飞到天亮,不明白为什么。乡里人来看,发现道士肩上披的一块布,上面画有关帝像。于是赶走他,不许他再住宿吕侯庙中。

(吕蒙是东吴攻灭关羽的最早倡议者。吕蒙针对于关羽所督的荆州,白衣渡江,打败了关羽,最终使得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宿愿。其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原文】

吕城无关庙

吕城五十里内无关庙。相传城为吕蒙所筑,至今蒙为土地。一造关庙,每夜必有兵戈角斗声,以故相戒勿立关庙也。有以卜卦行道者借宿土神庙中,夜间雷雨作闹,屋瓦皆飞及旦。不解其故。里人来观:则卜者所肩一布上画帝君像也。乃逐之,不许其再宿吕侯庙中。


姚剑仙

边桂岩是山盱通判,在洪泽湖堤畔建造房屋,聚集宾客喝酒吟诗。一天晚上,喝得正高兴,有客人闯进来,鞋帽破败,毛发稀疏,飘拂在耳边,行礼后坐在上座,吃喝很随意。群客问他名姓,回答:“姓姚,别号穆云,浙江萧山人。”问他有什么能力,姚笑说:“能玩剑。”口中吐出一粒铁丸,滚落掌中成剑,长有一寸左右,火光自剑端射出,闪动如蛇吐信。群客紧张,不敢出声,主人担心惊吓到其他客人,再三请姚收起剑。姚对主人说:“剑不出来就算了,既然出来,那么杀气太盛,必斩一生物然后才能收。”主人说:“除人以外都可以。”

姚看到台阶下的桃树,用手一指,白光飞到树下,环绕一圈,树无声地倒下。姚口中又吐出一丸如前面的一样,与桃树下的白光互相撞击,双龙相斗,直上青天,满堂灯烛都灭了。姚一边摆弄铁丸一边看着群客,群客更惊恐,有的长跪下去。姚微笑站起说:“好了。”用手招两道光奔回掌内,仍然变成双丸吞回口中,没有别的东西,然后大喝大嚼。群客请求做他的弟子学法术,姚说:“太平之世,学这个有什么用?我有剑术没有点金术,所以才来。”通判赠送姚百两银子,住三天后离去。

【原文】

姚剑仙

边桂岩为山于通判,构屋洪泽堤畔,集宾客觞咏其中。一夕,觥筹正开,有客闯然入,冠履垢敝,辫发毵毵然,披拂于耳,叉手捐坐诸客上,饮啖无怍。诸客问名姓,曰:“姓姚,号穆云,浙之萧山人。”问何能,笑曰:“能戏剑。”口吐铅子一丸,滚掌中成剑,长寸许,火光自剑端出,熠熠如蛇吐舌。诸客悚息,莫敢声。主人虑惊客,再三请收。客谓主人曰:“剑不出则已,既出,则杀气甚盛,必斩一生物而后能敛。”通判曰:“除人外皆可。”姚顾阶下桃树,手指之。白光飞树下,环绕一匝,树仆地无声。口中复吐一丸如前状,与桃树下白光相击,双虬攫拿,直上青天,满堂灯烛尽灭。姚且弄丸且视诸客,客愈惊惧,有长跪者。姚微笑起曰:“毕矣。”以手招两光奔掌内,仍作双丸吞口中,了无他物,引满大嚼。群客请受业为弟子,姚曰:“太平之世,用此何为?吾有剑术无点金术,故来。”通判赠以百金。居三日去。


项王显灵

无锡的张宏九,贩运生意到芜湖,路过乌江时,刮起暴风,船撞上石头破了,水灌入船中,船夫哭喊项王求救。忽然有银光如一匹布,斜插到船底,水竟然停止涌入,而船上的人能够登上岸。第二天早上看视,舱底已穿透,有大白鱼横塞在穿透处,所以水被堵住了。船夫开船摇橹,却是稳稳当当走了。从此,项王的香火比过去更旺盛好多倍。这是乾隆四十年的事。

【原文】

项王显灵

无锡张宏九者,贩芜湖,路过乌江,天起暴风,舟冲石上破矣,水灌舟中,舟人泣呼项王求救。忽有银光如一匹布,斜塞船底,水竟停涌,而人得登岸。次早视之,舱底已穿,有大白鱼以身横塞其穿处,故水竟不得入。舟人举船摇橹,则洋洋然去矣。自此,项王香火倍盛于往时。此乾隆四十年事。《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