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在中国安家立业还受邀参加开国大典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国际友人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白求恩大夫、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员工拉贝,李约瑟、陈纳德等等他们都很热爱中国,尽自己所能帮助中国。其中有一个美国人他的名字叫马海德,因为对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成为了第一个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

马海德的原名叫做乔治·海德姆祖籍是在黎巴嫩,1910年的9月26日出生在美国,1931年—1933年的时候马海德到瑞士的日内瓦大学攻读临床诊断,毕业时获得了医学博士的学位。从学校毕业后马海德开始从事研究东方流行的热带病,为了进行实地考察他和两个同学一起来到了中国上海,他们原本的计划是只在中国呆一年就回国的。

但是就在这短短一年的考察中马海德看到中国人民深陷帝国主义的侵略中,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所以他决定留下来。在研究热带病的过程中他深刻的认识到想要帮助中国人民脱离这种局面需要的不仅仅是药更需要从吃穿住方面的帮助,其根本就是要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

在这时他认识了宋庆龄还有很多在上海的外国进步人士,在他们的影响下马海德开始了解马克思主义并且阅读相关著作。同时他也开始研究起了中国革命,并且接触了工农红军,在宋庆龄的帮助下,马海德来到了延安,开始真正的帮助他们改善环境。

马海德一边热血的投入诊疗工作,一边开始在延安进行调查研究。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巡视了大量的卫生医疗单位总结出适合改进延安医疗事业的报告。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间马海德为了更好的接近陕甘宁边区人民,很快就学会了中国的普通话和陕甘地区的方言,并且正式的把自己的美国名字改成了马海德。

从1936年到1944年的8年中,马海德一共晕倒在手术台上13次,总共接诊了4万余人,他救治的中国士兵,将军数不胜数。不仅如此在抗日战争时期,马海德还先后接待了白求恩、柯棣华、巴苏华、汉斯·米勒等外国医生,并协助他们去各抗日根据地开展医疗救护工作。陕甘去的民众士兵都亲切的称其为马大夫。

因为马海德为中国抗战事业的奉献,在1937年的2月20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当时为数不多的外国党员。也正是因为在延安的抗战事业让马海德收获了自己的一生挚爱。

1939年的冬天,一个女战士来到了马海德的诊所治疗感冒。这个女战士的名字叫叫做周苏菲,原本家里也是大户人家但是周苏菲因为不想服从父母包办婚姻的命令便逃了出来加入到抗战的事业中。马海德刚见到这个女孩就坠入了爱河,接诊完的第二天就为周苏菲写了一封表白信。之后两人日久生情便结婚了。

婚后两人育有一子叫做周幼马,他在日后成为了宋庆龄的私人摄影师。宋庆龄生命最后的10年中每一张照片都出自他之手。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被特批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了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在开国大典的时候也特邀他前去观礼。

马海德之后的一生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他的家人孩子都在中国,中国就是他的家乡。他一生都致力于医学事业,在治疗麻风病上为中国向国际社会争取上千万的援助。马海德还根据中国社会国情改变了麻风病的治疗方法大大提高了麻风病的防治。

马海德为中国做出的这些医学贡献,完全可以让他载入中国的史册,也为他这样的奉献感到倾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