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抨击自己的祖国而成为西方国家的宠儿,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了“铁幕演说”,这也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当时的美国和苏联是世界上的两大强国,为了争夺世界的霸权,两国和盟国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争斗,除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以外,两国在各个方面都开始了竞争,其中就包括意识形态方面。

当时美国在国际上和苏联进行对抗,同时却也惧怕着苏联当然共产主义传入美国,所以在美国在五十年代初的时候兴起了麦卡锡主义的浪潮。

麦卡锡主义:

麦卡锡主义是指因为美国参议员麦卡锡的美国国内反共、极右的典型代表,它恶意诽谤、肆意迫害疑似共产党和民主进步人士,乃至一切有不同政见的人。

从1950年初麦卡锡主义开始泛滥,到1954年底彻底破产的前后五年里,它的影响波及美国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麦卡锡主义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也成为政治迫害的同义词。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掀起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

在麦卡锡主义期间,许多可疑的书籍和杂志都被列为禁书范围之中,甚至还包括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被列在了可疑书籍的范围之中。在内部严防死守的同时,西方阵营还不停的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文化领域和宣传领域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1957年美国终于从前苏联人民“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手中得到了一件超级武器那就是《日瓦戈医生》并用它攻击了前苏联几十年的时间。

帕斯捷尔纳克在苏联生活了半辈子,却只是在30年代靠写诗红火过一阵,当时帕斯捷尔纳克被布哈林所喜欢但是在布哈林垮台后他的工作就变成了为作家协会翻译《浮士德》,他本人也一直默默无闻,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对于文化人的待遇还算是很不错的,不光市里有房子郊外还有别墅,帕斯捷尔纳克在工作闲暇的时间外还有时间去不断的更换情妇。

可是他却一直不甘心这样平庸下去,于是他便创作了《日瓦戈医生》、《日瓦戈医生》是一部污蔑十月革命,仇视苏维埃政权,甚至暗示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值得肯定的文学作品,他借着小说中主人公日瓦戈医生的口指桑骂槐将苏联人民称之为奴隶,描写革命后人民的悲惨生活。

《日瓦戈医生》在1955年的之后完稿,1956年的时候手稿被交到了《新世界》杂志,《新世界》的编辑看过小说后,跟帕斯捷尔纳克这部小说具有反社会主义和反动的观点,所以只同意刊登一部分片段,帕斯捷尔纳克也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东西,只是虚晃一枪。

直到1956年的6月,《日瓦戈医生》才得以在意大利出版,同时欧洲的众多出版社也一同跟进,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本小说就被翻译成了24国文字进行出版。《日瓦戈医生》为什么会以暴风雨般的速度大量出版呢,对于西方人来说它拥有着卓越的教育意义。

1958年初美国甚至开始策划将诺贝尔文学奖赐给帕斯捷尔纳克,10月24日的时候瑞典科学院立刻宣布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帕斯捷尔纳克,这在苏联引起了轩然大波。苏联大学生们公开表示让他们滚出苏联,苏联作家协会宣布将其开除,并剥夺其“人民作家”称号。

塔斯社公开向全世界发表声明,如果帕斯捷尔纳克出国领奖的话就再也不要回来了,但是帕斯捷尔纳克却舍不得离开苏联的优越生活,10月31日,帕斯捷尔纳克向赫鲁晓夫写信“认罪”,宣布拒绝领取文学奖,并公开发表了“认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