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私塾先生寻宝遇僵尸

南京小仓山后有一所大悲庵,太平天国乱后建筑被毁得七七八八了,只有前殿和后楼还在。有个姓吴的读书人,穷且孤身一人,在庵里开设私塾,白天在前殿授课,晚上在后楼睡觉。学生也就是附近村里的学童,轮流給老师带饭。大悲庵久没有僧人经营,平时除了师徒外没有其他人,楼左右都是山,很多荒坟,每当夕阳西下,暮色苍茫的时候,吴生都会看见一个白衣人往来一棵松下。吴生想钱想疯了,又迷信,揣测白色意味着金银,白衣人出没的地方肯定有宝藏。

吴生伺机而动,摸清楚白衣人是从一棺木中出来的后,找了个借口提前给学生放学,袖里揣把斧子就去盗墓了。哪想到斧头还没碰触到棺木,白衣人就跳了出来,原来是僵尸。吴生吓得掉头就跑,僵尸在后边穷追不舍,吴生心想僵尸大概不能跳过沟壑,于是专门挑坎坷的地方走,没想到僵尸如履平地。吴生窘迫至极,只有跑回庵子里,还没来得及关上大门,僵尸就杀到了。吴生只好又往后楼跑,刚爬上楼就已经虚脱晕倒了。

第二天学生都到了,不见老师出来,于是进去找老师,刚到楼梯口,见到一个白衣人僵立在楼梯上,把孩子们全部吓跑了,他们回去告诉家长,于是大人们都聚集到庵里,用扫帚捆在竹竿上把白衣人給扑了下来。白衣人倒在地上,群众仔细观察,发现它面色如生,只是全身长了寸许的长毛。群众又拿秤砣压在僵尸胸口,以防它再诈尸。然后大家上楼找吴生,这货仆倒在床前,口吐白沫,身上还有温度。大家给他灌了姜汤,他慢慢醒过来了,大伙问得缘故,都说吴生命大,僵尸不擅长攀爬,花了一晚上也就爬到楼梯一半,天亮了,阳气浸盛,所以顿时真僵住了。

吴生带大家去僵尸跳出来的棺材,大家都认识这是某甲的儿子的棺木,于是回去通知某甲,某甲去把粽子儿子放回棺材里,然后架柴上一把火烧了。数月后,吴生也死了。有人问某甲,你儿子为啥穿白衣?某甲说,我们夫妻年过六十,就这么一个儿子,他死了,族中又没有可以过继给我们为后的,想起我们死后竟然没有人可以为我们披麻戴孝,就预先把死去的儿子换上白衣敛葬了。

【原文】

金陵小仓山后有大悲庵,乱后屋宇挠,惟前殿与后楼存。有吴生者,失其名,贫且孤,馆其中,日则于殿上授徒,夜则宿于楼。其徒皆村童,轮流为执爨。庵久无僧,师徒外无他人也。楼左右皆山,山中固多荒冢,每夕阳西下,暮色苍茫,恒见白衣人往来松下。吴妄意白者金象,疑有藏金,伺之。知自一棺中出,因托故早散诸徒,袖斧而往。乃斧未及棺,而棺中白衣人已出,则僵尸也。大惊却走,尸从之。吴意僵尸不能逾沟,走坎科处避之,而尸逾坑越谷如履平地。吴窘甚,奔还,庵门未及掩,而尸已及。吴急走,上楼而仆。明日诸徒咸集,而师不出,乃入视之,将及楼,见一白衣人僵立于梯,骇而出走,告其家。于是闻者毕至,以长竿缚帚扑之,乃倒,面如生,惟毛毵毵长寸许。众以称锤压其胸,惧其复起也。登楼视吴,则仆于床前,口吐白沫,胸间犹温,以姜汤灌之,始苏。诘得其故,乃曰:“君真大幸也。”意者僵尸艰于登陟,竭蹶半夜,甫及梯半,而天已明,阳气浸盛,故僵立不能动耳。吴遂导众至所出之棺,众皆知之,曰:“此某甲之子也。”往告之,甲乃返其尸于棺,聚薪蒸而燔之。逾数月,吴亦物故。或问甲:“尔子何乃衣白?”甲曰:“吾夫妇年逾六十,止此一子。此子死,族中又无可嗣。念身后竟无成服者,故预以白衣敛之也。

《右台仙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