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土窟异兽,吴秉中

土窟异兽

福建商人陈某和他的同伙们一起出海经商,不幸遇上了飓风。他们所驾驶的商船被卷到一个临海的山脚下。他们发现这山崖还不算十分陡,可以攀登。于是,相约上山去看看,或许能采集到点儿什么稀奇之物。最初,道路曲折而下寨,走出去一二里地,眼前出现一片幽深的山谷,视野也比较开阔了。这时候,萧飒的海风不断袭来,凄神寒骨,林中百鸟啾啾,已是落日时分了。大家不敢再往前深入,就原路回到了船上。

第二天,海上的风浪更大,船还是没法儿离岸。大家呆在船上闲着没事儿,有的人就后悔,说昨天没能在山上尽情游览,踏遍山上景观,很不惬意。大家拉扯着陈某,一定要他和大家一起再次登山,来个兴尽方归。

他们沿着昨天走过的路,又往前走了七八里,眼前出现了一条小溪,流水潺潺,水质清澈透底,水面呈淡绿色。

小溪旁边就是一座土山,不算很高,山腰上有几处洞穴。当他们走近一个洞穴时,听见从洞穴里发出粗大的喘息声。

陈某那群伙伴都被吓得退了回去,只有他自恃有胆量,迅速爬到附近的一棵大树上,用枝叶隐藏着自己,偷偷观察洞穴里的动静。

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功夫,一个庞然大物从洞穴里挪了出来:它那体魄,比水牛还要大一倍,样子很像一头象,但是,头上却生了一只独角,这犄角晶莹光滑,看上去很锋利。怪兽盘踞于山石之间,忽而一声长啸,山谷为之震撼,竹林树木也被震得噼啪爆响;趴在大树上的陈某,吓得差点儿从树上坠落下来。随着怪兽这一声长啸,山野里也一片沸腾。只见虎群、豹群、狼群、鹿群,以及猿猴蟒兔,俯伏于山洞之下,足有上千只,它们一动也不敢动,似乎是等待着自己的命运。

那头怪兽选肥的用脚踩住,然后用舌头舐食了它的脏腑和血液,就这样连续吃掉了四五只野兽,才满足地轻摇着尾巴回到那洞穴里去。

众野兽浑身颤抖着,却一寸也不敢挪动。直到怪兽完全隐没于洞穴之中,它们、才哄然四散。

陈某这才溜下树来,沿原路赶回船上。他把刚才经历的奇闻说给大家听,众人无不为之惊叹,但是,谁也说不出此山是何山,此兽是何兽!

【原文】

土窟异兽

闽商陈某,与诸客泛海,遇飓风,飘至一山脚下,见山崖平坦可步,相率樵采。初进,路甚仄,行一二里,即觉开旷。时天色将暮,闻海风萧飒,林鸟啾啁,不敢深入,乃归。

次日,风更甚,舟不行,舟中人悔昨未穷其境,约再往,拉陈与偕。迹前径行八九里,有一溪,水色澄绿,旁有土山,不甚高,穴中似有物喘息。众惧窜走,陈恃胆力,上在树隐身觇之。

食顷,其物出穴外,大倍水牛而形似象,顶生一角,晶莹犀利,盘踞石上长啸,声裂竹木。陈惊惧几坠,但见虎豹猿鹿各以其属至,俯伏其下,不止千计。其物择肥者践之,用舌舐其腹,吸其血,百兽皆股栗不敢动。食三四兽,复曳尾入穴。客乃下,寻旧径归,与众言所见,终未知山与兽何名也。


吴秉中

吴秉中,居住在蔡巷,在作者以前宅院之旁,请汪明天先生教诲他的子侄们。半夜到馆中闲谈,见墙上有一老翁,长尺许,白发尖头,坐在那里模仿吴秉中的动作,秉中抽烟老翁也抽烟,秉中拱手老翁也拱手。

吴秉中感觉很奇怪,叫汪先生看,汪先生看到的也是这个情形;他的侄子锡九往墙上看,却什么都没看到。这年秋天,秉中和汪先生都死了,而锡九独活至今。

【原文】

吴秉中

吴秉中,居葵巷,故予旧宅邻也,延汪名天先生训其子侄。月夜至馆中闲谈,见墙上有一老翁,长尺许,白发锐头,坐而效其所为。吴吃烟,叟亦吃烟;吴拱手,叟亦拱手。以为大奇,呼汪先生观之,先生所见无异。其侄锡九往观,无所见。是年秋,秉中与汪俱死,而锡九至今独存。

《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