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大移民
金元时期,山东河北一带屡经兵祸。元军进入中原,屠城屠村是其常用的恐怖战略。以逼迫汉人放弃抵抗。元末,全国各地义军蜂起,打完了元军打内战,龙争虎斗,民不聊生,胶东一带人口几乎灭绝。战争冷却后的莱阳也是人烟稀少,野狗成群,景象凄惨。明洪武二年(1369)天下初定,朝廷开始从山西等地往山东强行移民。
莱阳人闯关东
百姓的日子经常是贫苦的。我国东北地区深林茂密,土地肥沃,可是一直人烟稀少。在最近的数百年里,一有灾荒和动乱,山东人成群结伙地跨海去东北讨生活,闯关东成为中国历史上较大的移民运动之一。莱阳的闯关东者也是历代不绝。
清代以后,闯关东主要有4次大潮。第一次是康熙后期;第二次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国内动乱不止,民不聊生;第三次是在民国初年,同样是战乱的原因又形成了闯关东的逃荒大潮;最后一次闯关东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60年大饥饿和文革期间。
莱海分县
雍正十三年(1735)河东总督王士俊疏置海阳县获准,从此海阳与莱阳分治。海莱分治对莱阳的疆域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民国《莱阳县志》形胜篇写道:“唐宋以还海疆多事,故金设衡村镇扼水陆之冲,元置桃花寨司东南之鑰,明清备倭东南较重。莱海分县,形势一变,东北咽喉重在岔河,海疆门户移于金口。”、这时的莱阳疆域包括现在的莱阳莱西两市。
属于莱阳八景之一的招虎晴岚(招虎山),也因此划予海阳, 莱阳八景之盛从此不再为完璧。
繁荣的羊郡市场
相传三四百年前,西起吕家滩,东至白沙河口,海水深阔,可容巨舰。那时烟台青岛、龙口皆未开埠,羊郡港是本地区的主要港口。羊郡市场繁盛,南船北马。凡平掖栖招之土产,江浙闽广之舶品,皆以此为集散所。虽自海口淤塞,商场移金家口,犹号称为莱阳码头。当烟台未兴土产若油饼、猪、盐之属,南方棉纸、竹木、蔗糖之类;山西之铁锅,周村之铜货,博山淄川之煤炭瓷器于焉转运青岛,继复开港龙口,又辟埠金口。
金口港
金口兴起之后,随即成为南北货物集散之地,商船穿梭,桅杆林立,山东之大豆、生米(花生)生饼、猪鬃、蚕丝、沙参、水梨等,海外的洋布、白铁、火柴等,周村的铜货、博山淄川的煤炭、瓷器,山西的铁锅,南方的竹木蔗糖等,大都于此交流。金口的商船通达辽宁、江浙、福广、塘沽、港澳,甚至日、韩和东南亚。至今仍有日、韩及东南亚的商家对金口港犹能记忆,关心着它的发展。
“金口兴,羊郡衰,青岛兴,金口亡。”金口虽然繁盛一时,但是前后不过百年。十九世纪后期,五龙河口逐渐淤积,南海一带的港口发展停滞。
(整理:唐风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