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扫描」三问春雪:创新之路在哪里?

莱阳的春雪食品有限公司集饲料生产、种鸡繁殖、雏鸡孵化、商品鸡扩养、成鸡善宰加工、调理品深加工、调味品研发与生产、国内外销售服务为一体,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清真食品)、日本、韩国、欧盟、俄罗斯注册企业、出口食品“三同”示范企业、好品山东央视上榜企业、食安山东首批放心肉类产品企业。

发展创新:成功实现“农牧企业向食品企业的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是什么?

郑维新:在2000年,我觉得必须做鸡肉深加工向熟食方向延伸。2002年,我们从银行贷款2000多万元投建了年产能1万吨的熟食车间,设备全从欧洲进口,也为后来向日本出口熟食和向国内市场提供熟食奠基了基础。

到了2009年,我们开始考虑如何从之前的农牧企业向食品企业转型的问题。简单来讲,就是如何让肉鸡一条龙体系与食品、餐饮体系更加配套,向食品消费终端、餐饮渠道提供更丰富的鸡肉食材。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考察、考量与筹划,我们于2010年对产品战略重新定位——从鸡肉生品转到鸡肉熟食调理品,企业战略定位在食品企业。

此后,我们引进欧洲、美国、日本等国的先进设备流,新建了一批现代化的饲料、种鸡繁育、鸡苗孵化、屠宰与分割、熟食加工、调味品等项目,公司管理的重点也转向熟食类鸡肉调理品领域,在平衡了养殖端风险的同时,使得公司效益得到了稳步提升。

2018年,我们熟食类鸡肉调理品的转化率超过50%,销售收入所占比重逾70%,完成了5年前制定的计划,说明春雪食品已初步实现了从农牧企业向食品企业的成功转型升级。目前,我们的鸡肉调理品年产能达10万吨,其中生品产能2万吨,熟食产能8万吨。

从这些年转型升级来讲,我考虑更多的是未来方向是什么?肉鸡产业链、食品及餐饮供应链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我们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有哪些优势、存在哪些不足?我们如何做?能做到什么程度?我觉得,把握好大方向,找准适合自身实际情况且能发挥自身优势的战略定位比较重要。比如,我们转向鸡肉熟食调理品,主要是基于我们在此方面的优势,因为我们熟食调理品出口日本,而日本在鸡肉熟食领域发展早,配方研发比较领先,且鸡肉熟食品类也较多,它们对调理品食材要求比较严格,我们的熟食产品在标准、质量上与国际接轨,不论出口市场要求还是国内需求,均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目前,我们的产品出口除了日本,还有欧盟、中东、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量也在稳步上升。

渠道创新:从供应链渠道来看,鸡肉食品链有哪些机会?

郑维新:我的初步判断,鸡肉熟食调理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发展空间也比较大,快餐业及线上线下便利店等市场方面的需求大是一方面,从企业来说,提高鸡肉熟食调理品的工业化生产水平的空间也比较大。

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大熟食开发力度。从我们目前调理品在供应链不同渠道所占市场份额来看,快餐渠道排在第一位,如德克士、正新鸡排、李先生等快餐连锁店。我们和麦当劳、肯德基之前有合作,为它们提供鸡肉生品食材,我们扩大鸡肉熟食调理品后,不再提供上品。目前,我们在考虑如何进一步合作,向麦当劳、肯德基提供鸡肉熟食调理品。

排在第二位是国内的流通、批发环节,但这不是我们开发的重点渠道,由于不属于定制,需求不稳定。

排在第三位的是商超、电商,包括线上线下。商超主要面向山东半岛,这一环节由于海报费用等的投入成本高,利润很小甚至盈亏平衡,开发的目的主要是扩大品牌效应。我们在电商渠道取得突破性进展,2018年春雪食品成为京东禽肉类、苏宁生鲜类第一品牌。我们推出的“上鲜”品牌,包括鸡肉生品和熟食调理品,均采用出口日本的标准,在2017年9月进入京东的前3个月,销售收入即达800多万元,2018年达到了1亿元,2019年计划实现2亿元。同时,我们的鸡肉生品和熟食调理品也入驻苏宁易购、苏宁小店、盒马鲜生线上线下的生鲜店。在京东和苏宁生鲜店,开始的时候生品多一些,逐步熟食开始增多且利润较高。

我们在便利店渠道开发也取得良好进展,2018年度便利店渠道销售收入比2017年翻了一番。在上海的全家便利店,我们推出了劲爆鸡米花等6个即食产品。我们与全家、711、罗森等便利店也合作,为它们提供鸡肉即食产品。便利店的供应全是定制,我们按照它们的标准和要求来制作,便利店方面负责向全国分店统一配送,它们对各地便利店不同的顾客流量进行统计和预算,需求量比较稳定。比如,全家便利店设有自己的食品研发部门,会根据不同区域的消费者的需求来开发产品,并根据各区域分店顾客售卖需求的不同来配送不同的鸡肉即食产品。

不论新零售还是传统零售。还得回归到零售的本质,既方便快捷又安全放心。我比较看好便利店渠道,我觉得鸡肉即食产品未来在便利店渠道开发的潜力较大。因为在便利店就餐比在快餐店点餐、叫外卖更方便、更快捷,也安全放心,而且快餐品类、即食食品、零食以及矿泉水等饮料、日用品也越来越丰富,就餐空间在扩展,就餐环境在改善,这使得便利店具有电商不可替代的诸多优势,且它受到电商的冲击比较小,而商超受电商的冲击较大。比如,在便利店,几分钟就可以解决一顿饭,且大中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正逐步加快,90后、00后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

目前,全家等便利店正加大在全国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布局。如社区周边或上下班路上随处也可以看到。同时,特殊地段的便利店分布也比较集中。如,高铁站、飞机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未来,品牌便利店会逐步向全国大中城市和城镇扩张,以规范经营、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势,替代一些不够规范的便利店、杂货店、小超市。

研发创新:从供应链管理层面讲,研发、生产、营销在此中的责任有哪些不同?

郑维新:我觉得,研发、生产、营销这三大环节需要协同发展。如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生产、营销、研发均要承担一定责任,因为研发指导生产,市场需求决定生产,而营销对接生产和市场两端,在为生产提供市场需求等方面信息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产品销售等服务,需要把控产品流通的诸多中间环节。

研发如何指导生产,既需要考虑客户需要什么样产品,也需要考察这些产品的终端消费者、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和偏好,这需要研发、生产、营销各部门的协作创新;如果研发的产品实现产业化后,能够实现一定的销量,说明得到市场认可,这样在供应链的源点、各环节结点和终点之间就形成一个互动的网链体系,产品价值增加的空间被打开并得以延伸,供应链管理也会得到持续优化和提升。

(整理:莱阳/唐风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