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贡生放生獐子,5年后惨死7日,醒来方知蛇精作怪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是有道理的。
在人们日常待人处世中,与人为善非常重要,很多时候,也许你不经意间的一桩善事,就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而当我们受到他人恩惠的时候,也千万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事情,知恩图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不过在报答他人的时候,也需要理性处事。如何对待恩情,同样是一门学问,有的人能做得好,可很多人往往做不好。
在《聊斋志异》中,就有一篇讲善良与恩情的故事,这篇故事叫《花姑子》。这里面花姑子一家刻画得非常有特点,花姑子也是书中性格很独特的女子。
这段故事就来自于一桩偶然的善事,当时有位贡生安幼舆,他这个人非常善良,而且豪爽仗义,经常遇到他人捕捉鸟兽,便不吝惜钱财买过来放生。
有一次他在华山上,看到一人捕捉到了獐子,他善心一发,就花钱把獐子买下来放生了,安幼舆并未在意这件事,却没想到会给他带来一段奇妙的经历。
一次安幼舆办完舅舅家的丧事,路过华山却意外在山中迷路,转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出路。幸好他在路上碰到了一位老者,老人便招待他到自己的家中留宿,安幼舆能找到一个住的地方就很不容易了,自然也没有拒绝。
来到老者家中,不知为何,老者的妻子却说他是自家的恩人,不仅热情招待他,还让女儿花姑子出来烫酒。
安幼舆看到貌若天仙的花姑子,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当即就想要娶花姑子为妻。不料花姑子并未应允,安幼舆趁着没人看见也主动对花姑子表白,甚至都跪地请求,结果让老者撞见,幸好花姑子机智帮他掩护过去。
就这样安幼舆怀着心事草草住了一晚,离开时也下定决心要娶花姑子。
可他再度回来,却怎么也打听不到老者家里的情况,更寻不见花姑子的身影。结果安幼舆就患上了相思病,一直心念着花姑子,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就在他病危的时候,突然花姑子来到了自己的床前,治好了他的疾病。
几天后花姑子突然上门,与安幼舆做了夫妻之事,安幼舆得到佳人也是非常高兴,他希望能与花姑子成亲。
然而花姑子没有同意,在他反复央求后,表示若要成亲就来她们家里。安幼舆看着花姑子,也觉得她不是一般人,可为了能娶花姑子,他也不在意这件事。
就这样安幼舆随后就到了花姑子家里,可没想到俩人相会一晚,花姑子却表示这是最后一次,中途花姑子的父亲突然出现,破坏了他们俩的好事,花姑子也羞愧而逃,安幼舆也不敢再提什么成亲的事情了。
可他还是有些不死心,过了几天又跑过去,意外进入一座高大宅院,见到了花姑子。安幼舆便在这里与她欢好,共享欢乐。
可次日,安幼舆被发现已经死在悬崖下,他的家人也非常伤心。
就在办丧事的时候,花姑子突然出现,她痛哭不止,让安幼舆的家人先把尸体停放七天,果然安幼舆就奇迹般活了过来,她又用草药帮助安幼舆恢复了健康。
这次花姑子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安幼舆,原来花姑子的父亲就是当初那只獐子,而上次安幼舆在宅院里面见到的花姑子,其实是蛇精变出来的。
花姑子和父亲到阎王面前告状,又用自己的道业帮助安幼舆苏醒,自己已经无法升天,却也不能再与安幼舆相会。
花姑子还指点安幼舆,安的家人按照她的说法,找到了蛇精的洞穴,杀光了蛇妖,并用蛇精的血让下肢无法动弹的安幼舆恢复了健康。
此后安幼舆再也没能见到花姑子,不过一年后他意外遇到了花姑子的母亲,花母将花姑子所生下来的孩子交给了他,此后安幼舆再也没有成亲,花姑子也依旧没有出现。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就是美女报恩的典型。
然而花姑子这个仙女,却并未受过安生的恩情,而是他父亲受的。他父亲是个男的,没有办法对安生以身相许,却以别的方式来报恩。
花姑子父亲虽然要报恩,可一开始并未接受安幼舆的求亲,花姑子的父亲看到俩人的事情更是非常生气。他是个为人正派的人,不允许私下苟且偷欢。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忘记恩情,后来安幼舆身死,花姑子的父亲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救恩人,花姑子为安幼舆痴情所打动,虽然委身于他,却也看得明白,没有与他成亲。因为父亲是不同意的,而他以死亡来报答过大恩了。
他们都是非常理性的人,懂得在恩情中做出取舍。
因此这并不是俗套的报恩故事,花姑子在与安的相处中非常有分寸,反而是安幼舆,他倒有些道德绑架的意思。
因为自己对花姑子家里有恩,一开始就表现得非常急迫,甚至都到了有些饥渴的地步,他确实打动了花姑子,也让他落入蛇精的圈套,还连累了花姑子。
安幼舆与人为善,这让他得到了善报。
他与花姑子完全是两种极端,在对待恩情感情的时候,他是感性的,他非常爱花姑子,得了相思病差点死掉。花姑子则是理性一些,虽然可能也爱安生,但她更多是出于对父亲放生之恩的报答,以及对安生相思行为的感动。为此,她为安生生了一个儿子,但却不愿终生与他相守。
花姑子并非无情,却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女人。她对自己的修仙大业同样很看重,这样的女人,注定能成就仙业。
参考书籍《聊斋志异之花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