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关系(现代故事)

一、输在起跑线上

德力公司软件部新来了两个实习生,一个叫陈冰,一个叫刘水,两人都想留下,所以工作都挺卖力,但两人性格和处世之道却大相径庭。

陈冰出身公务员家庭,父母深谙官场之道,言传身教之下,他认为最好的捷径是给各级领导留下良好印象。

他每天都掐准经理的上班时间,到电梯口等着。和经理在狭小的电梯里上上下下,半个月后,经理已经能叫出他的名字了。

再说刘水,他是农村孩子,每天埋头干活,和主管都很少说话,更别说经理了。但他和基层员工相处融洽,对大家的求助也是来者不拒。

比如,前台小马的电脑常出毛病,她去求软件部同事帮忙,陈冰从来不管,刘水则二话不说地跑去修,还差点耽误自己的报告。陈冰暗自好笑,心说:一个小前台,你巴结她有什么用?

就这样,陈冰和刘水以自己的方式各自努力着。

这天,人力资源部开会,决定从陈冰和刘水中正式聘用一位。公司拿出了一个炼钢厂的小型开发项目,让两人同时做方案,作为最后评定。

刘水很紧张,论业务水平,他有信心不比陈冰差。但主管更喜欢陈冰,听说连经理都认识陈冰,自己恐怕凶多吉少。想到自己寒窗苦读,好不容易有个好机会,却没本事把握,实在愧对江东父老。他中午打饭时看什么都没胃口。

食堂王婶见了,忍不住担心起来:“小刘,你是不是病了?”

刘水就把竞聘的事说了。王婶挥挥手说:“天大的事也得吃饭。放心,王婶帮你。”刘水只当王婶在安慰自己,为了不拂王婶的美意,便勉强吃了几口。

二、战斗刚刚打响

很快,陈冰和刘水都拿到了项目资料,开始忙碌起来。

陈冰首先发力,请主管出了封公函,着重介绍陈冰,对刘水只寥寥数笔。两人去客户工厂调研时,客户自然直接跟陈冰讨论,刘水只能旁听,插不上嘴。

这时,王婶挺身而出,她认识客户工厂送盒饭的,通过送盒饭的联系上了烧锅炉的,通过烧锅炉的认识了生产线的……刘水顺着这条线,和客户公司的基层员工也打成了一片,听取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调研结束,两人回公司设计方案。过程中要和客户随时沟通,有时还需要见面。

这天,陈冰约客户到公司来谈,他领着客户,一路介绍,并暗示自己在部门里的核心地位。到门前时,保安忽然跨前一步挡住两人,客气地说:“请出示员工证。”

客户看了陈冰一眼,显然不明白,为什么保安会不认识一个有核心地位的人。

陈冰觉得很丢人,平时进进出出,保安都没拦过他,怎么今天忽然公事公办起来?他忍着气套近乎:“那个、那个谁啊……”他实在想不起保安的名字,只好尴尬地停了一下说:“我是软件部的陈冰啊。”

保安摇头说:“公司这么多人,新来的我记不住,按规定,核心办公区域必须出示员工证,否则不得进入。”

陈冰非常恼火,又不能在客户面前发飙,只好找员工证。但任凭他将衣袋、裤袋翻了个底朝天,也找不出员工证。他只好压住怒火,对保安说:“师傅,你通融一下吧!”

但保安一口咬定不认识他,必须拿员工证才让进。

这么一来二去,客户早已面露不悦之色。此时,刘水刚好从外面回来,他见状忙问保安:“小张,怎么了?”

保安指了指满脸通红的陈冰,说:“他没带证件,说是你们部门的,要带人进去。”

刘水笑了笑,说:“陈冰的确是我们部门的,而且旁边这位是我们的重要客户。”

保安这才后退一步,恭敬地说:“不好意思,请进。”

客户在刘水的引领下,走了进去。他和刘水边走边聊,看刘水的眼神也似乎产生了变化。

当晚,陈冰心情极差,喝了几杯。第二天醒来一看,班车时间要到了。陈冰跳起来,等赶到班车站,班车正徐徐启动。陈冰边跑边喊:“等等我!”

平时班车司机都会等,可今天司机不知咋回事,冲陈冰晃晃手表,喊了声:“发车时间到了,我得遵守章程!”说完,一脚油门踩到底开走了。

陈冰在原地愣了半天,坐公交车是来不及了。他折腾很久才打到一辆车,到公司还是迟到了半个小时。

三、谁能笑到最后

第二天,陈冰索性起了个大早,他第一个上了班车,还故意选了离司机最近的位置坐下。眼看发车时间到了,刘水还没来,他不由喜出望外,心说:我今天定能扳回一局!于是,他高兴地命令司机:“时间到,开车!”

司机看他一眼,没动静。

陈冰喊起来:“怎么还不走?”

有个同事说:“刚才刘水打电话,正往这里跑,稍等一分钟,也没啥的。”其他同事也纷纷应声说好。

这次,陈冰可是有理在先,于是理直气壮地冲司机喊:“昨天我追车,你说什么照章办事,一分钟都不等。今天你也必须照章办事,否则我投诉你!”

司机打着火,一踩油门,车子一顿,熄火了。司机皱皱眉,咕哝着:“好像车子有问题,我下车看看,安全第一啊。”说完,他下了车,慢条斯理地打开车盖,仔细查看。

这时,刘水也气喘吁吁地赶到了。司机一见,“啪”的一声,盖上车盖就开车,一路上也没出啥问题,准时到了公司。

陈冰气得脸色发青,却无可奈何。他思前想后,到底咽不下这口气,跑到保安部和后勤部把保安和司机都投诉了。投诉完了,他心里痛快不少,回办公室继续研究方案。因为缺一份客户的关键数据,他折腾半天没有进展。不过他不急,资料没到,刘水也一样没进展。

第二天,主管检查两人的阶段报告,看完后说:“刘水这份详细多了,陈冰,这两天你都干什么了?听说你四处投诉,怎么不把精力用在报告上?”

陈冰不服气地拿过刘水的报告,看完大吃一惊:“这数据是哪来的?”

刘水说:“昨天客户发的传真啊。”

陈冰脑袋一转,明白过来!他怒气冲冲地跑到前台质问小马:“你为什么只给刘水送了传真?”

小马撇撇嘴说:“公司有规定前台要送传真吗?你自己不看着赖谁?我通知刘水时,你正四处告状呢,关我什么事?”陈冰气得牙痒痒,又无可奈何。

方案评审会这天早晨,两人早早来到公司。在电梯前,他们遇到了经理。陈冰一个箭步跨到经理旁边问候:“经理,早!”

经理也回道:“陈冰,你很早嘛!”他好奇地看着涨红着脸,不知该说啥好的刘水问,“你就是刘水?”

两人都一怔,没想到经理叫得出刘水的名字。经理呵呵一笑:“你不知道,我每天要听多少人提起你的名字!食堂王婶、保安小张、前台小马……”

刘水脸涨得更红了,不知道如何应对。陈冰酸酸地说:“经理,您日理万机,还会记得他们的名字啊?”

经理正色道:“你的名字我也知道。团结才有力量。我当年初出茅庐,也是靠大家的帮助协作,才有今天啊!”

公司经过对陈冰和刘水的方案评判,认为两人业务水平不相上下,但从方案的可行性上,刘水高出一筹。而在平时表现上,除了主管说了陈冰几句好话外,考勤方面刘水全勤,陈冰有迟到记录;陈冰投诉过保安及班车司机,也被这些人投诉过。刘水则没有任何不良记录。最终结果是,刘水胜出,陈冰走人。

最后一天,陈冰抱着箱子,走出德力公司的大门口。他还是有点不服气:自己走的上层路线,怎么会败给刘水的草根路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