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仪 卷五
【原文】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
【译文】对外表现出如君子般仁义道德而内心则是耍阴谋诡计的小人的想法,这是真正的小人;对外表现出如小人般有心计而内心却如君子般高风亮节的人,才配称为真君子。
【原文】德高者不矜,义重者轻害
【译文】道德高尚的人不居功自傲、炫耀自己。重仁义的人忽视了因此可能面对的伤害。
【原文】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
【译文】有的人仰慕君子(的道德高尚),行为处事时却按小人的方式,君子是没办法这么做;有的人口口声声说憎恶小人,实际行为处事时忘记了以仁义为准则,小人这样做没有任何的阻碍。君子是没办法这么做且获利很少,小人这样做没有任何的阻碍且获利丰厚,因此众人都想成为小人。
【原文】位高节低,人贱义薄
【译文】有的人社会地位越高则气节越低(保住地位),有的人越贫贱则越顾不上道义(要生存)。
【原文】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
【译文】君子最不能忍受污辱他的意志,小人最不能忍受是损坏他的身体;君子在乱世中避开隐居,小人却因此在朝廷中弄权。
【原文】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
【译文】气节抵挡不住金钱,人贫困时难以成为君子;
【原文】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译文】不害怕别人的言论,只顾计算利益与伤害的多少。这并非是具备气节和道义的途径,然而却是能够生存的途径。
明鉴 卷六
【原文】福不察非福,祸不预必祸;福祸先知,事尽济耳
【译文】福运到来不能够察觉就不算是福气,灾祸来临前不预防就肯定成为祸害;福与祸能先预测知道,任何事情都可以平安处理完。
【原文】施小信而大诈逞,窥小处而大谋定
【译文】施加极小的诚信则大阴谋可以得逞,多注意细节则大决策就能谋划决定。
【原文】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
【译文】行事不可以做到绝境(要留后路),言语不能完全说明白,即使对至亲好友也要戒备。
【原文】佯惧实忍,外恭内忌,奸人亦惑也
【译文】假装畏惧而实际要忍受着,对外表现恭敬而内心在忌恨着,既使是奸邪的人也会被迷惑。
【原文】知戒近福,惑人远祸,俟(si)变则存矣
【译文】知道戒惧谨慎的人接近了福运,能够迷惑别人的人就能够远离祸患,随时应对事物的改变则能长久生存下去。
【原文】私人惟用,其利致远;天恩难测,惟财可恃
【译文】交往的人必须是对你有用的,这样可以使利益长久;上天的恩赐难以预测,只有属于自己的钱财可以依仗(不要指望别人,只能依靠自己)。
【原文】以奸治奸,奸灭自安;伏恶勿善,其患不生
【译文】用奸诈的手段去整治奸恶的人,恶人被消灭后自己就能安居乐业;惩治邪恶不能用太善良的方式,这样祸患就不会再滋生了。
【原文】计非金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谋,愚者当戒哉
【译文】计策并非万全之策的就不要去施行,人并非有聪明才智的则不要去耍阴谋诡计,不是特别聪明的人应当要戒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