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卖冬瓜人,柳如是为厉

卖冬瓜人

杭州草桥门外有一个卖冬瓜的人,能“在头顶上出元神”。他每天闭着眼睛坐在床上,让他的元神出外应酬。有一天,他的元神在外面买了几片鱼干,托邻居带回家去给他妻子。妻子接过鱼干,一边苦笑着说:“你又来耍我!”一边用鱼干打她丈夫的头。


不久,元神回到家里,发现自己肉身的头顶已经被鱼干所污。元神在床前彷徨许久,可是因为那鱼干的污垢而不能进入自己的肉身,最后只好大哭着离去。而那肉身也渐渐冰冷僵硬了。

【原文】

卖冬瓜人

杭州草桥门外有卖冬瓜人某,能在头顶上出元神。每闭目坐牀上,而出神在外酬应。一日,出神买鲞数片,托邻人带归交其妻。妻接之,笑曰:“汝又作狡狯耶!”将鲞挞其头。少顷,卖瓜者神归,以顶为鲞所污,彷徨牀侧,神不能入,大哭去,尸亦渐僵。


柳如是为厉

苏州昭文县的县衙 ,是前明朝时候礼部尚书钱谦益的旧居。宅子的东边有三间房,因为是柳如是上吊自尽的地方,因此一直都是封闭不开放的。

乾隆年间,直隶一个姓王的人到这里赴任,家里人口多,房间少,因此把这三间房让自己的一个妾居住,两个侍女作伴。又让另一个妾住在西厢房,让一个老太太作伴。当天晚上,还没到三更,就听见西厢房的老太太大叫救命,王公立刻跑过去,看到小妾已经不在床上了。后来在床后找到了她,发现小妾的眼睛受伤,额头破了,赤身裸体,血流不止,吓得哆哆嗦嗦,几乎站立不住。小妾说:“我睡觉的时候不吹熄灯台,刚刚躺下,就有一阵阴气森森的风吹开我的帐曼招呼我,吓得我浑身发抖,发不出声音。这个时候,有一个 梳着高发髻,披着大红袄的人揭开帐幔招呼我,然后马上就住我的头发,强行把我拉起来。我害怕极了,急忙跑到帐幔后面,眼睛被衣服架子碰伤了。老太太听到我的喊声,赶紧跑过来,这样鬼才放过我,走到窗外去。全家上下都很惊恐,考虑到东厢房中的小妾刚刚娶过门 ,胆子比较小,因此决定不告诉她这天晚上发生的事。

第二天直到中午,东厢房的房门都是关着的。王公叫人把 门用外力打开,发现小妾和两个侍女都用一条长带子连着,被勒死了。于是王公叫人把这间房仍然封锁,这之后就没有再发生什么异常情况了。

【原文】

柳如是为厉

苏州昭文县署,为前明钱尚书故宅。东厢三间,因柳如是缢死此处,历任封闭不开。

乾隆庚子,直隶王公某莅任,家口多,内屋少,开此房居妾某氏,二婢作伴;又居一妾于西厢,老妪作伴。未三鼓,闻西厢老妪喊救命声,王公奔往,妾已不在牀上。寻至牀后,其人眼伤额碎,赤身流血,觳觫而立,云:“我卧不吹灯,方就枕,便一陈阴风吹开帐幔,遍体作噤。有梳高髻披大红袄者揭帐招我,随挽我发,强我起。我大惧,急逃至帐后,眼目为衣架触伤。老驱闻我喊声,随即奔至,鬼才放我,走窗外去。”合署大骇,虑东厢之妾新娶胆小,亦不往告。

次日至午,东厢竟不开门。启入,则一姬二婢俱用一条长带相连缢死矣。于是王公仍命封锁此房,后无他异。

或谓:柳氏为尚书殉节,死于正命,不应为厉。按《金史.蒲察琦传》:琦为御史,将死崔立之难,到家别母。母方昼寝,忽惊而醒。琦问:“阿母何为?”母曰:“适梦三人潜伏梁间,故惊醒。”琦跪曰:“梁上人乃鬼也。儿欲殉节,意在悬梁,故彼鬼在上相候。母所见者,即是也。”旋即缢死。可见忠义之鬼用引路替代,亦所不免。

(注: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歌妓,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 [1] 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二十岁的柳如是结识了原朝廷礼部侍郎、28岁即得探花的钱谦益,崇祯十三年(1640年)柳以男妆相,柳儒士之名与钱再相遇,钱并在其居住之半野堂之处以“如是我闻”(佛教经书结集常以此词起头,其意为叙述诸沙门共同聆听释迦牟尼佛开示。)之名另筑一“我闻室”以呼应柳如是之名。并带着柳如是徜徉于湖光山水,诗酒作伴。柳如是感其深情,愿嫁此时早已年过半百的钱谦益。

崇祯十四年(1641年),柳如是嫁给了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谦益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钱谦益戏称柳如是"柳儒士"。柳如是后生有一女。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于是钱谦益便腼颜迎降了。

钱谦益降清去北京,柳如是留在南京不去。钱谦益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如是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

顺治四年(1647年),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顺治五年(1648年),柳如是四处奔走,救出了钱谦益。

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柳如是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出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康熙三年(1664年)五月二十四日,钱谦益去世。钱谦益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为了保护钱谦益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享年四十六岁。柳如是死后葬于虞山佛水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