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芸小说》六则(南北朝,殷芸著)

《殷芸小说》

本名《小说》,志人小说集,梁殷芸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小说”为名的短篇小说集。此书为梁武帝作通史时,命殷芸将正史所不取之道听途说录为一帙。上起周秦,下迄宋齐,是一部艮贯千年的野史杂记。

1,蒲台


齐南城东有个地方叫蒲台,是秦始皇停留过的地方。当时秦始皇在台下,缠绕蒲草拴马。至今蒲草生长得还很茂盛,一般都叫它秦始皇蒲。

2,东海石桥

秦始皇想在东海上造一座长长的大石桥,以便出海观看日出的景色。当时有一个神人(海神)能驱石入海。如果石头动作迟缓,神人(海神)就用鞭子狠狠地抽打,打得鲜血直流。现在阳城十一座山上的岩石都是红色的,并都站立着向东倾斜,好像排队跟随的样子,这就是当时留下的遗迹。

秦始皇想在东海上造一座大石桥,有人说:这不是人力能建造的。海神为皇帝驱石,竖起大桥的石柱桥墩。大桥建成后,秦始皇为了表达对海神的恩惠和敬意,便想跟海神在大石桥上见上一面。海神说:“我的形貌丑陋,先约好不画我的画像,我就与皇帝会面。”秦始皇答应了海神的要求,跨上石桥,向海中走去,走出了三十多里,才在那里见到了海神。皇帝的随从中有个善画的人,悄悄用脚在地上画海神的像。海神发现了,愤愤道:“皇帝不守诺言,赶紧走!”秦始皇带着人调转马头,前脚才走后脚的桥面就塌陷了,刚好能登上海岸。石桥就这么沉没了。(沧海一粟:有网友猜测是外星人)

3,十二铜人

秦始皇在位时,有十二个长得很高的人出现在临洮,都穿着夷服,于是秦始皇铸造了十二个铜人以记录这件事。大概这就是汉朝十二帝的瑞兆。 【强行瑞兆】

4,厄井

荥阳板渚津南面的原野上有一口破旧的井,当地的老人说:“汉高祖曾经在这个井里躲避过项羽,被两只鸠鸟救了。”所以民间有这样的说法:

汉祖避时难,隐身厄井间,(汉高祖当时避战乱,躲藏在破井之中,)

双鸠集其上,谁知下有人?(两只鸠鸟落在井上面,谁知道井下面还有人呢?)

以后汉朝每年正月的第一天有放两只鸠鸟的习惯,就是从这儿来的。


5,咸阳宫

汉高祖当初进咸阳宫的时候,走遍所有的府库。库里的金玉珠宝,多得无法说全。最让他惊异的,是青玉九枝灯,此灯高七尺五寸,下面是一条蟠龙,用口衔灯。把灯点燃,蟠龙的鳞甲就全都会动,焕然闪光就像群星充满屋子。还有铜铸的十二个人,都三尺高,摆在一张席上。每人持一种乐器,或琴、或筑(一作瑟)、或笙、或竽,各有所执。个个华彩一身,就像活人。席下有两根铜管,上边的管口离地数尺,从席后伸出来。其中一根管是空的,一根管里装有一根绳子,手指那么粗。让一个人吹空管,一个人扭动那绳子,就会琴筑笙竽一齐鸣奏,和真人所奏的音乐没什么两样。有一种琴长六尺,上边有十三根弦,二十六条系琴弦的绳子,全都用金、银、琉璃、玛瑙、玫瑰等宝物装饰而成,刻名叫做“璠玙之乐”。玉笛长二尺三寸,有六孔,吹奏起来就能出现车马山林,怪石嶙嶙。吹完也就不再出现。刻名叫“昭华之管”。有一面方形镜子,宽四尺,高五尺九寸,里外通明。人直接来照,影像就是倒的;用手捂着心来照,就能看见肠胃五脏,清清楚楚,没有遮碍。体内有病的人,就捂着心口来照,一定能知道病在什么部位。另外,女子有邪心,一照就胆张心跳。秦始皇常用来照宫中美人,凡胆张心跳的,就一律处死。汉高祖把这些宝物全都封存,等待项羽前来。项羽将这些宝物全都带走了。以后不知这些宝物哪里去了。

6,淋涔君

晋孝武帝一天喝醉了酒,在殿中北窗下乘凉,忽然看见了一个人。头戴白色帽子,身穿黄练单衣,自称是华林园水池中的神仙,名叫淋涔君。他告诉孝武帝说:“陛下如果能善待我,我当以福佑陛下。”孝武帝当时已经喝得醉醺醺的,心里不相信,就摘下自己佩带的宝刀,向淋涔君掷去。宝刀飞到淋涔君身上时,却像空气一般,什么都没刺着。淋涔君生气道:“陛下不以接待贤士的礼仪来接待我,还作出这么无礼的行为,要让你知道我的手段。”不久,孝武帝果然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