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户过惩强盗,恋狐女失金丹(纪晓岚著)

富户过惩强盗 


《孟子》中说孔子不做过火的事。

这岂是仅仅为了防止矫枉过正?

圣人的考虑很深远。

老子说:“民不怕死,为什么以死来威胁他?”

实际上民不是不怕死,而到了自知必死时才不怕死;到了不怕死的时候,则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小时听说某大户被盗贼抢劫,大户悬赏捉拿,半年多就都逮捕归案了,并都被判了死刑。

大户极恨这些盗贼,拿出许多钱来贿赂狱卒,想尽各种方式折磨罪犯。

以致他们站也站不了,躺也躺不下。还把他们绑着不让去厕所,以致裤子里蛆虫蠕动。

但是并不断绝他们的饮食,好让他们不死不活地受罪。

盗贼也极恨这个大户,便私下里计议,强抢财物,按律法不分首从都要处死;**妇女,不论首从也都要处死。

两罪同犯,也不过一死,绝不会被碎尸万段。

于是在审讯时,供称曾把大户家的女人都奸污了。

官府虽然不是他们说什么便记录什么,但这几个盗贼供认不讳,大家也都听见了,此话不免就传扬开来。

与这家大户不睦的,又进而附合说,盗贼被判了死刑,已足够抵罪的了,这大户却不惜重金贿赂,千方百计地折磨他们。

大户恨之入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人们说得有根有据,这事就更难辨真伪了。

大户家受到这种玷污,后悔也来不及了。

盗贼伏法,不能怨大户,即便被拷打审讯、戴着枷锁关押着,也不能怨大户。

这是依法办事。在律法之外百般加以虐待,他们当然心中不甘。

用石头打石头,力量过大必会反弹回来。

只图一时的痛快,而受百世的玷污,难道不是做事过火之故么?

圣人的考虑是真够深远的啊。《阅微草堂笔记》


恋狐女失金丹 


金可亭说:有位赵先生,曾做过监司。

他晚年闲居在家,得到了一个名叫紫桃的婢女,十分宠爱,日夜厮守,其他妻妾则靠不到近前了。

紫桃貌美多情,善于侍奉,一呼即到,百无一失。

赵公一向聪明机警,他疑心紫桃不是一般人,所以常在枕边盘问她的来历。

紫桃终于承认是狐女,并说与赵公前世有缘,此生该当侍奉他,还请他放心,决无加害之意。

赵公与她相爱日久,又听她这样说,也就无所顾虑了。

赵家有个花园,园中有个亭子,亭子两侧皆有居室。

一天,赵公站在亭子边呼唤紫桃。

转眼间,两侧居室各走出一个紫桃。

赵公大惊。

紫桃上前道歉说:“您不必害怕,这是奴家用的分身术。”

开春的一天,赵公偶然拄杖到郊外散步,遇见一位道士闲聊起来,感觉道士的话颇为有理。

二人越谈越投机,于是赵公问起对方来此地的原因。

道士回答说:“我专为赵先生而来。先生原是遭贬的仙人,限期一满,即可回归三岛。如今,您体内的至宝金丹已被狐仙盗走,回归仙界已经无望。如再不医治,恐怕寿数也会减少。我和您是老朋友,所以来探望您。”

赵公明白,道士为紫桃之事而来,就邀他一同回家。

道士傲然坐在大厅里,要来笔墨写了一道符,然后拉长声音吼叫,随着叫声,忽然间四周纷纷扰扰,出现了几十个紫桃,她们的姿容服饰都一模一样,而且都一样地跪在地上,遍及庭院。

道士大叫:“真紫桃出来!”

众紫桃互相看了看,齐声答道:“这里没有真紫桃。”

道士又叫最先变为紫桃的人出来。

一个紫桃走到厅前,跪下磕头,道:“奴家就是。”

道士喝斥她说:“你偷赵公的至宝金丹,已是大错特错,又招引同类,一定要彻底毁了他,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个紫桃说:“有两个缘故:赵公于前世曾修炼了五百年,精关坚固,非众人轮番摄取而不能得。再有,赵公决非碌碌之辈,如见众位美人环绕身边,定会有所觉察,断然拒受益惑。因此,众狐女始终幻化成一种形象,隐匿行迹。现在事已败露,愿意从此散去。

道士挥挥手,放她们离去了,然后回过头来对赵公叹息道:“小人以献媚的方式向君子进攻,君子不易上当。如果有一个小人抓住君子的弱点,投其所好,发动攻势,其他小人再暗中帮忙,那么,君子就不易察觉了。《易·口卦》的初六卦形,为一阴始生,簋guǐ辞象形是系于金口。口是止车的木块,象征着做事应当止则止。如果当止不止,就如同初履冰霜而不知返,脚下渐渐变为坚实的冰块。这种坚实属于假象,冰块迟早要溶化。这说明危险在开始时即已存在了,越往前走危险性越大。如同《剥卦》六五所示之理。眼下您的遭遇,就属于这种情形。然而,如果您做事无隙可乘,小人的阴谋就不能得逞;如果您没有不良的嗜好,小人就无法接近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因为有缝隙的缘故啊。先生误入左道旁门,想使用容成御女之术;即而贪恋女色,失去初衷。由于日渐其深,妖物也就乘势聚集而来。漏洞出在您自己身上,这与狐女有何关系呢?这件事自始至终,皆为此理。我将妖女驱散而不加惩处,也是这个原因。我来得稍晚了些,对您的帮助不大。然而,希望您从此清心寡欲,不要再想入非非,这样的话,您的寿数仍可超过九十。”

临别时,道士再三告诫赵公要注意保重,然后飘然而去。

后来,赵公果真活了八十多岁。《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