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二则——张忆娘,曹能始记前生

张忆娘

苏州的名妓张忆娘,美色才艺在当时没有人能比,与蒋某一向交好。蒋本是大户人家,花前月下,与忆娘游览观音、灵岩等山,都是并肩而行。忆娘素来明慧,想把终身托付给蒋,而蒋的妻妾太多,对她不太在意,忆娘因此与徽州的陈通判订下终身。陈娶过门后,蒋不能再和忆娘来往,非常愤恨,千方百计离间他们夫妻二人,诬告陈用奸计拐骗。忆娘不得已,剃度为比丘尼,衣食还靠陈的资助。蒋又使人断绝资助,忆娘贫困无奈,上吊自尽而亡。

过不久,蒋早起喝粥,忽然头晕气绝,来到一官署,二差役拉他向前,旁边有人呼叫说:“蒋某,你的事须在六年后才审讯,怎么现在来了?”细看呼叫人的面貌,是蒋平日门下帮忙的,曾派他问候过忆娘,已经死了三年了。蒋惊醒过来,从此精神恍惚,饮食减少。

有元妙观的道士张某,精通法术,为蒋建法坛持咒作祈祷化解的法事。三天后,道士说:“冤魂已到,我不知道它的姓氏,拿大镜来泼上干净的水,应当有一女子现形。”召来家人察看,分明就是忆娘。道士说:“我能制服的,是妖孽狐狸之类。现今男女恩冤,不是我所能驱除的。”道士断然离去。蒋为忆娘作了七昼夜的道场,本意是超度她,但最终没能驱走。请苏州的名医叶天士来,花费了千两银子,药没到口边,便见纤纤白手把药打翻了,或无缘无故自己泼在地上。蒋的病越来越重,六年后死了。

蒋氏的堂孙漪园,还藏有忆娘的小画像:戴乌纱髻,穿着天青罗裙,眉目秀媚,用左手簪花而笑,是当时杨子鹤的笔墨。

【原文】苏州名妓张忆娘,色艺冠时,与蒋姓者素交好。蒋故巨室,花朝月夕,与忆娘游观音、灵岩等山,辄并辔而行。忆娘素明慧,欲托身于蒋,而蒋姬媵绝多,不甚属意,因与徽州陈通判者有终身之托。陈娶过门,蒋不得再通,大恚,百计离间之,诬控以奸拐。忆娘不得已,度为比丘,衣食犹资于陈。蒋更使人要而绝之,忆娘贫窘,自缢而亡。

居亡何,蒋早起进粥,忽头晕气绝,至一官衙,二弓丁掖之前,旁有人呼曰:“蒋某,汝事须六年后始讯,何遽至此?”呼者之面貌,乃蒋平日门下奔走士也,曾遣以间忆娘者,死三年矣。蒋惊醒,自此精气恍惚,饮食少进。

有玄妙观道士张某,精法律,为筑坛持咒作禳解法。三日后,道士曰:“冤魄已到,我不审其姓氏,试取大镜泼以明水,当有一女子现形。”召家人视之,宛然忆娘也。道士曰:“吾所能力制者,妖孽狐狸之类。今男女冤谴,非吾所能驱除。”竟拂衣去。蒋为忆娘作七昼夜道场,意欲超度之,卒不能遣。延苏州名医叶天士,赠以千金。药未至口,便见纤纤白手按覆之,或无故自泼于地。蒋病益增,六年而殁。

蒋氏从孙漪园,犹藏忆娘小照:戴乌纱髻,着天青罗裙,眉目秀媚,以左手簪花而笑,为当时杨子鹤笔也。


曹能始记前生

明朝的曹能始先生,考上进士后,路过仙霞岭,看到山光水色,恍如前世游览过的。傍晚住宿旅店,听到邻家有妇人哭泣很哀伤,打听原因,回答说:“是为她的亡夫作三十周年纪念罢了。”询问她亡夫死的年月日,就是曹先生出生的年月日。遂后进入她家,历历分明说出某屋某路,丝毫不差。她家人很吃惊,都来审视。曹也凄然泪下,说:“某间书屋内有朝南的竹子数十株,我还有文稿没有写完,不知还在吗?”家人说:“自从主人亡故后,恐怕夫人见到书室而感伤,所以至今还关闭封锁着。”曹吩咐打开,那灰尘有数寸厚,遗稿乱书,依旧摆在那里,只有前世妻子已经是白发满头,不是原来样子了。曹把自己家财分一半给她,使她安享晚年。

我看过《文苑英华》白敏中记录的滑州太守崔彦武的故事:崔记得前生是杜明福的妻子,骑马直接到杜家,而明福已经老了。说起旧事,取出他原来藏在墙里的金钗,施舍原住宅改为寺庙,叫做明福寺。与这事相类似。

【原文】明季曹能始先生,登进士后,过仙霞岭,山光水色,恍如前世所游。暮宿旅店,闻邻家有妇哭甚哀,问之,曰:“为其亡夫作三十周年耳。”询其死年月日,即先生之生年月日也。遂入其家,历举某屋某径,毫发不爽。其家环惊,共来审视。曹亦凄然涕下,曰:“某书屋内有南向竹树数十株,我尚有文稿未终篇者,未知犹存否?”其家曰:“自主人捐馆后,恐夫人见书室而神伤,故至今犹关锁也。”曹命开之,则尘凝数寸,遗稿乱书,宛然具在,惟前妻已白发盈头,不可复认矣。曹以家财分半与之,俾终余年。

余按《文苑英华》白敏中书滑州太守崔彦武事:崔记前生为杜明福妻,骑马直抵杜家,而明福老矣。乃说旧事,取所藏金钗于垣中,施宅为寺,号明福寺。与此相类。

《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