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聊斋五则(戏缢,聂政,某公,狐联,蛰龙)

戏缢

淄川县有个人,一向轻佻无赖。一次,他偶然在村外游玩,见一个少妇 骑着马走过来,他便跟同伴说:“我能让她一笑!”同伴们不信。双方约定打赌,谁输了请客喝酒。

无赖突然跑到少妇 马前,连声嚷叫着说:“我要死!我要死!”说着,从墙头上把一根高梁秸横抽出一尺多,解下腰带挂在上面,伸进脖项,作出上吊的样子。少妇 走过他身边,果然被逗笑了。夫家也都笑起来。少妇 过去了,无赖仍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大家更加大笑起来。走近一看,只见他舌头伸了出来,眼睛紧闭着,已经真的吊死了!

在高梁秸上能吊死人,这事不也太奇怪了吗?这件事可以作为那些轻薄人的警戒了。

聂政

明代的怀庆潞王,荒婬无德。他经常到民间去,发现有美女 ,总要抢夺到手中。有个王生的妻子,被潞王看上了,便派遣车马径直进了她家。王妻号啕大哭不服从,被强抬着出了门。王生逃了出去,藏身在聂政墓地,希望妻子经过这里,能远远地和她诀别。不多时,妻子到了这里,望见丈夫,便大哭着扑到地上。王生悲痛的心情无法抑制,不觉哭出声来。跟从的人知道了他是王生,就抓住他,要用鞭子抽打他。

忽然坟墓中出来一个男子,手握利剑,气势威猛,厉声说道:“我是聂政!良家女子岂容强占。看在你们身不由己的份上,暂且饶恕你们。给那个昏王捎句话,若再不改恶行,没几天就将割他的脑袋!”众人大惊,弃车而逃,男子也进入坟墓不见了。王生夫妇叩拜了聂政墓回家,仍然害怕潞王再派人来。过了十几天,竟然毫无消息,心情才安定下来。潞王的婬威从此也有所收敛。

某公

陕西某公,是辛丑年间的进士,能记住前辈子的事。常对人说,他前生是个读书人,中年就死了。死后见阎王审判案子,大殿前有沸开的油锅,和世上传说的一样。大殿东边,扎着好几个架子,架子上搭着猪、羊、狗、马等牲畜的毛皮。掌管生死簿的官吏念着人名,念到某人罚作马,或者是罚作猪,小鬼就给他脱光了身子,从架上拿下这种皮来给他披上。

当簿吏念到某公时,阎王爷 说:“应罚他为羊。”于是小鬼拿一个白羊皮来给他披在身上。簿吏这时说:“这人曾救过一个人的命。”阎王听了,再复查一下记录,说:“免了吧!他作恶虽多,但救人一事可以赎罪。”小鬼又给他脱去羊皮,可羊皮这时已经粘在身上了,脱不下来。于是两个鬼拉着他的两臂,按住他的胸膛,硬是向下脱,使他疼痛难忍。那羊皮一块一块地扯下来,到底也没有脱干净,肩膀处仍留下一小片羊皮,有巴掌大小。某公出生后,肩膀处仍长出一丛羊毛,剪了,也还长。

狐联

有个姓焦的书生,是章丘县虹先生的叔伯弟弟,在一个园子里读书。一天夜里,有两个美人来到园子里,长得都非常俊美。一个是七八岁;一个十四五岁,走进焦生屋,就扶着桌子对焦生笑。焦生一看就知道是两个狐女,便非常严肃地叫她们走。大的女子说:“你胡 子这么长,为什么没有一点大丈夫气?”焦生说:“我焦某生平不好二色。”女子笑着说:“真是个书呆子,你还遵守着那些陈腐规矩吗?下界的鬼神,凡事都拿黑的当白的,何况这床 上的小事呢?”焦生再次怒斥她们出去。女子知道打动不了焦生,就说:“你是读书名士,我有一副对联,请你作下联,能对上下联我就走:‘戊戍同体,腹中只欠一点’。”焦生听罢,想了半天没有想出下联来。女子笑着说:“名士就是这样吗?还是我代你对上吧:‘己巳连踪,足下何不双挑?’”说罢,一笑而去。这件事是长山李司寇说的。

蛰龙

於陵有一个掌管收天下奏状的银台,姓曲,他经常在楼上读书。一天正当陰雨天气,见一个小东西,身上发着像萤火虫一样的光,蠕蠕地爬动。它经过的地方,留下一道黑黑的痕迹,渐渐又盘在他的书上,书也焦了。曲公想可能是条龙,就双手捧着书送到外面去。

到了门外,曲公端着书等了很长时间,可小东西盘在书上一动不动。曲公说:“难道你认为我不恭敬吗?”于是端着书又回到屋里,仍旧放在书桌上,整了整衣帽,恭恭敬敬地作了个揖,再端起书来送出去。刚刚到屋檐下,就见那小东西昂首伸尾,离开书飞去:嗤嗤有声,带着一缕白光;几步远以后,回过头来朝着曲公,就已头大如瓮,身子数十围了。接着又一翻身,霹雳一声,腾云驾雾飞上天空。曲公回到屋里查看它爬出的地方,原来是曲曲弯弯从书箱里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