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木匠
抚军周有德,要将一座旧王邸改建为部院衙门。工匠们招齐以后,有个叫冯明寰的木匠在里面住宿。
一夜,他刚刚就寝,忽见窗子半开,窗外月光通明,像白天一样。远远望见一堵短墙上立着一只红鸡,正凝目注视间,红鸡已从墙上飞掠下地。一会儿,便有个美丽的少女,从窗子外露出半个身子往屋里窥视。冯木匠怀疑是哪个同行私通的女人,便假装睡着,竖起耳朵听着动静。这时,屋里的人都已睡熟了,冯木匠一下子起了私心,心也怦怦地跳起来,暗暗希望少女误走到自己睡的地方来。不常时间,少女果然从窗子跳进来,径直投入冯木匠的怀里。冯木匠大喜,默不作声,一会事毕,少女自己走了。从此后,少女每夜必到。冯木匠起初还隐瞒着,后来便问少女是不是找错了人,少女说:“不是的,我敬慕你的为人,所以以身相许。”
不久,工程完毕,冯木匠要回去,少女已在旷野中等候。冯居住的村子本来离郡城不远,少女便跟他回到家中。进入家门,家里的人都看不见少女,冯木匠才知道她不是人类。过了几个月,冯木匠精神疲顿,憔悴不堪。心里越发害怕起来,请来法师镇邪驱赶,还是一点用也没有。一夜,少女盛装来到,对冯木匠说:“缘分都有天数,该来的推也推不走,该去的留也留不住。从此后我和你永别了。”说完便走了。
【原文】冯木匠
抚军周有德,改创故藩邸为部院衙署。时方鸠工,有木作匠冯明寰直宿其中。夜方就寝,忽见纹窗半开,月明如昼。遥望短垣上立一红鸡,注目间,鸡已飞抢至地。俄一少女,露半身来相窥。冯疑为同辈所私;静听之,众已熟眠。私心怔忡,窃望其误投也。少间女果越窗过,径已入怀。冯喜,默不一言。欢毕,女亦遂去。自此夜夜至。初犹自隐,后遂明告。女曰:“我非误就,敬相投耳。”两人情日密。既而工满,冯欲归,女已候于旷野。冯所居村离郡固不甚远,女遂从去。既入室,家人皆莫之睹,冯始知其非人。迨数月,精神渐减,心益惧,延师镇驱,卒无少验。一夜女艳妆来,向冯曰:“世缘俱有定数:当来推不去,当去亦挽不住。今与子别矣。”遂去。
某甲
某甲和自己仆人的老婆私通,后来他便杀了仆人,夺了他老婆,生了两男一女。过了十九年,有巨寇攻破城池,将城市抢劫一空。一个少年强盗,持刀进入某甲家。某甲见强盗长得酷似被杀死的仆人,叹息说:“我今天死定了!”献出了全部财物,想赎条命。强盗却始终不屑一顾,也不说话,只是搜出人来便杀,共杀了某甲一家二十七口人,才扬长而去。某甲被砍了一刀,但脑袋没掉下来,强寇们走后,又微微苏醒过来,还能向人们讲述这件事,三天后便死了。因果报应,丝毫不错,真是可怕!
【原文】
某甲私其仆妇,因杀仆纳妇,生二子一女。阅十九年,巨寇破城,劫掠一空。一少年贼,持刀入甲家。甲视之,酷类死仆。自叹曰:“吾今休矣!”倾囊赎命。迄不顾,亦不一言,但搜人而杀,共杀一家二十七口而去。甲头未断,寇去少苏,犹能言之。三日寻毙。呜呼!果报不爽,可畏也哉!
衢州三怪
张握仲曾从军在衢州驻防,说:“衢州夜深人静后,没人敢在街上独自行走。传言钟楼上有鬼,头上长角,相貌狰狞凶恶。听到人的走路声,就从钟楼上飞扑而下。行人惊骇地逃走后,鬼也随着离开。但见鬼的人往往得病而且很多都死了。
又:城中有个水塘,夜里会从水中悄悄伸出一匹白布,像白练一样横在地上。行人如果捡拾,就会被白布卷入水中。塘中还有鸭子鬼,夜深后,水塘边什么东西也没有,一片死寂。行人若听到鸭子叫。就会得病。”
【原文】
张握仲从戎衢州,言:“衢州夜静时,人莫敢独行。钟楼上有鬼,头上一角,象貌狞恶,闻人行声即下。人驰而奔,鬼亦遂去。然见之辄病,且多死者。又城中一塘,夜出白布一匹,如匹练横地。过者拾之,即卷入水。又有鸭鬼,夜既静,塘边并寂无一物,若闻鸭声,人即病。”
拆楼人
平阴人何冏卿,刚到秦中做县令时,一个卖油的犯了轻罪。但言语冲撞,何冏卿一怒之下,将他打死了。后来何到吏部做官,家里十分富有,便建了一座楼。上梁那天,召集亲戚朋友。开宴庆贺。忽见一个卖油的走了进来,何冏卿暗暗惊疑。一会儿,人报小妾生了儿子。何冏卿忧虑地说:“楼还没建成,拆楼的人先来了!”人们以为他在说笑话,不知道他实际上是有所指的。后来,何冏卿的儿子长大后,很不成人,将家产折腾得一干二净,自己被人雇佣为役夫,每得到几文钱,就买香油吃。
异史氏说:“人常看见富贵人家楼阁宅第连属成片,等那主人死后,再看那地方早成了废墟。这必是有拆楼的人落生他家了。身为人上人,可不能不早点儿警惕啊!”
【原文】拆楼人
何冏卿,平阴人。初令秦中,一卖油者有薄罪,其言戆,何怒,杖杀之。后仕至铨司,家资富饶。建一楼,上梁日,亲宾称觞为贺。忽见卖油者入,阴自骇疑。俄报妾生子,愀然曰:“楼工未成,拆楼人已至矣!”人谓其戏,而不知其实有所见也。后子既长,最顽,荡其家。佣为人役,每得钱数文,辄买香油食之。
异史氏曰:“常见富贵家数第连亘,死后,再过已墟。此必有拆楼人降生其家也。身居人上,乌可不早自惕哉!”
罢龙 ( 疲龙 )
胶州的王侍御,奉命出使琉球国。船行海中,忽然从天上云间掉下一条巨龙,激起数丈高的海浪。龙半浮半沉,高高地昂着头,把下巴支在船上,眼睛半闭着,一副筋疲力尽的样子。船上的人都十分恐慌,停下船桨,一动也不敢动。船家说:“这是在天上行过雨的疲龙。”王侍御忙将皇诏悬在龙头上,和众人一块烧香祷告。过了一会儿,巨龙方悠然游去。船刚行驶,又从天上掉下条龙,像上次一样;一天内先后掉下三四条。
又隔一天,船家叫人多备一些白米,告戒众人说:“离清水潭不远了,大家如看见什么,只管往水里撒米,要肃静,不能喧哗!”一会儿船来到一个地方,海水清澈见底,底下盘踞着一群巨龙,五种颜色,像盆、瓮那样,一条条地伏在海底。有的正在蜿蜒爬行,龙身上的麟、鬣、瓜、牙历历可数。船上的人见了,魂飞魄散,屏住呼吸,闭着眼睛,不仅不敢看,动也不敢动,只有船家不断抓米撒到海水里。过了很久,看到海水的颜色逐渐转为深黑色,才有人敢出声,便问船家撒米的缘故。船家回答说:“龙害怕蛆,怕蛆钻入它的鳞甲内。白米像蛆,所以龙见了往往伏在海底,船行驶在上面,可保安全。”
【原文】
疲龙
胶州王侍御,出使琉球。舟行海中,忽自云际堕一巨龙,激水高数丈。龙半浮半沉,仰其首,以舟承颔;睛半含,嗒然若丧。阖舟大恐,停桡不敢少动。舟人曰:“此天上行雨之疲龙也。”王悬敕于上。焚香共祝之。移时,悠然遂逝。舟方行,又一龙堕,如前状。日凡三四。
又逾日,舟人命多备白米,戒曰:“去清水潭不远矣。如有所见,但糁米于水,寂无哗。”俄至一处,水清澈底。下有群龙,五色,如盆如瓮,条条尽伏。有蜿蜒者,鳞鬣爪牙,历历可数。众神魂俱丧,闭息含眸,不惟不敢窥,并不能动。惟舟人握米自撒。久之见海波深黑,始有呻者。因问掷米之故,答曰:“龙畏蛆,恐入其甲。白米类蛆,故龙见辄伏,舟行其上,可无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