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鬼四则(李云,郑总,郑总,王绍,原文加译文)

李云

前南郑县尉李云,于长安求纳一姬,其母未许。云曰:"予誓不婚。"乃许之。号姬曰楚宾。数年后,姬卒。卒后经岁,遂婚前南郑令沈氏女。及婚日,云及浴于净室,见楚宾执一药来,径前,谓云曰:"誓余不婚,今又与沈家作女婚。无物奉,赠君香一贴,以资浴汤。"泻药末入浴斛中,钗子搅水讫而去。云甚觉不安,困羸不能出浴,遂卒,肢体如棉,筋骨并散。(出《闻奇录》)

【译文】

曾经当过南郑县尉的李云,在长安时曾向一位姑娘求婚,她母亲不答应。李云说,"如果不能娶她,我今生永不结婚。"姑娘的母亲就应允了。姑娘的名字叫楚宾。结婚几年后,楚宾死了。第二年,李云又娶了前任南郑县令沈氏的女儿。结婚这天,李云正在洗浴时,忽然见楚宾拿着一包药走到面前说,"你曾发誓说非我不娶,现在你却又给沈家当了女婿。我没有什么好礼品,送你一包药,这是一包香料,给你放在水里吧。"说罢将药倒进了澡盆中,并用头上的钗子把水搅匀了,就离去了。李云顿时觉得心里不安,又困又乏,出不了浴盆,很快就死了。死后肢体像棉花一样柔软,全身的筋骨都被药水泡散了。

郑总

进士郑总,以妾病,欲不赴举。妾曰:"不可为一妇人而废举。"固请之,总遂入京。其春下第东归,及家妾年。既葬旬月后,夜深,偶未("未"原作"来",据明抄本改。)寝,闻室外有人行声,开户观之,乃亡妾也。召入室而坐,问其所要,但求好茶,总自烹与之。啜讫,总以小儿女也睡,欲呼与相见。妾曰:"不可,渠年小,恐惊之。"言讫辞去,才出户,不见。(出《闻奇录》)

【译文】

有位叫郑总的进士,因为爱妾生病不打算进京赶考。妾劝他不能为了一个女人而误了功名大事,坚持让他上路,郑总就动身赴京。这年春天郑总落榜后回家,到家后小妾已经病死。埋葬了一个月后,有天深夜,郑总偶然醒来,听见屋外有声音,开门一看,竟是死去的爱妾,赶快叫进屋来坐下。问她需要什么,她说只想喝一杯好茶。郑总亲自煮了茶端来,小妾喝完后,郑总想把她已经睡了的小儿女叫醒和她见见面,小妾说,"不行,她的年纪小,会吓着她的。"说罢就告辞了。刚一出门,就看不见她去了哪里。

王绍

明经王绍,夜深读书。有人隔窗借笔,绍借之,于窗上题诗曰:"何人窗下读书声,南斗阑干北斗横。千里思家归不得,春风肠断石头城。"诗讫,寂然无声,乃知非人也。(出《闻奇录》)

【译文】

有一位考取了明经的书生王绍,深夜正在家读书时,听见有人在窗外向他借笔用。王绍隔窗把笔递出去后,那人在窗纸上题了一首诗:"何人窗下读书声,南斗阑干北斗横。千里思家归不得,春风肠断石头城。"诗题完了,再也没听到声音,这才知道借笔的原来是鬼。

李戴仁

江河多伥鬼,往往呼人姓名,应之者必溺,乃死魂者诱之也。李戴仁尝维舟于枝江县曲浦中,月色皎然,忽见一妪一男子,出水面四顾,失声云:"此有生人。"遽驰水面,若履平地,登岸而去。当阳令苏汭居江陵,尝夜归,月明中,见一美人被发,所著裾裾,殆似水湿。汭戏云:"非江伥耶?"妇人怒曰:"唤我作鬼。"奔而逐之,汭走,遇更巡方止,见妇却返所来之路。(出《北梦琐言》)

【译文】

江河岸边常常有些被虎咬死的鬼,他们往往呼叫人的名字,答应的人必然会被淹死,这是那些伥鬼在引诱他们。有个李戴仁,有一次乘船在湖北枝江县的曲浦游玩,晚上把船系在江边。这夜月色皎洁,忽见江面上冒出一个妇女和一个男人,他俩四下看了看,吃惊地说,"这里有生人!"接着就在江面上跑了起来,就像在平地上一样,很快地登岸而逃了。当阳县令苏汭住在江陵时,有一天夜里回家,月光下见一个美女披散着头发,身上的衣裙都是湿的。苏汭就开玩笑说,"你莫非是江边的伥鬼吧?"那女子大怒说,"你凭什么把我叫作鬼?"说罢就追赶苏汭。苏汭吓得奔跑起来,直到遇见一个巡夜的更夫才停下来。回头一看,只见那女子又顺原来的路返回江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