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五则(怕怕怕,枯骨自赞,三国鬼,守饭童子,打破鬼例)

1.怕怕怕

苏州的一个大户人家的管事,一次从城外的一处庄园里收完租,清晨天才蒙蒙亮,就起程往城里赶,因为时间还太早,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管事独自走了一会儿之后,就听身后有一个人喊说:“此地不可独行,我来和你作伴一起走吧!”等到那人走到跟前后,管事看了一言对方,感觉很眼熟,但又想不起他的名字,也不好开口问,只能就这么跟着他一起走。

当时晨雾还很重,根本看不清前边的路,那人便一路提醒着管事,不时地喊说前面是沟,是岸,是桥,是泥沼等等,管事在他的指引下,好几次化险为夷,渐渐的对那人也产生了好感,两个人并肩而行,一会儿工夫就已经可以望见城门了。

可等到要过城门前的吊桥时,那人却不肯过去了,管事回头问他怎么不走,那人回答:“我不去城里。对了,老兄想不想我作个“怕怕怕”给你看?”说着,那人耸耸身子,转瞬之间就长到了几十丈高,两只赤红的大眼睛就像在往外冒火一样,嘴里吐出的舌头也有几十丈长,眼看都垂到地上了。管事见他变成了这幅模样,顿时吓得心惊胆裂,嗷的一声就晕了过去。

过了一会儿,路上行人逐渐多起来,有人意外发现了躺在桥上的管事,连忙通知了他的家人,家人赶到后,发现管事已经是身体发凉,口吐白沫了,手忙脚乱地救了半天,管事才苏醒了过来,并将自己的可怕遭遇对众人讲了。

后来苏州城里不管穷富人家,凡是自家小孩哭个没完,大人就会吓唬他说:“怕怕怕来了啊!”有时还会一边扯着自己的下眼睑,一边撑开自己的嘴巴,吐出舌头来吓唬小孩,称为“野猫”,也叫扮鬼脸,据说模仿的就是那只“怕怕怕”的模样。

简评:同淆们,现在大家知道了做鬼脸的来历了吗(微笑脸

2. 枯骨自赞

一个姓汪的人借住在一座寺庙里,结果一住进去就发现,大白天里,自己房门外的台阶下边居然有窸窸窣窣的人说话的动静。找来其他客人一起听,也都能听到。众人也是三言两拍看多了,还以为是有鬼在喊冤呢,于是便叫来僧人一起往下挖,一直挖了五尺多深,发现下面原来埋着一口棺材,打开棺材,里面只有一具骷髅,此外什么也没有,人们趴在棺材边问骷髅:“你是不是有冤情呀?”结果骷髅也不回答,众人没法子,只好将棺材又埋了回去。

结果没多一会儿,地底下就又传来了人说话的声音,而且就像从那棺材里发出来的一样,可就算人们把耳朵贴在地上听,也还是听不清说的是什么。这时有人出主意说:“西房里有位德音禅师,德行很高,能够听懂鬼说的话,干嘛不请他来听一听呢?”于是人们连忙将禅师请了过来。

只见老禅师费力不已地趴在地上,闭着眼睛倾听了老半天,之后突然骂道:“不用理他!这鬼生前作大官,喜欢听人奉承,死后没人能奉承他了,他就躺棺材里自己夸自己解闷!”

简评:一个只能给自己点赞的点赞党是多么的寂寞呀。

3.三国鬼

夏日的一天傍晚,一个书生正在野外散步,迎面忽然走来一人,朝着他作揖,书生连忙回礼。二人于是一起坐到了一棵老树下,书生礼节性地问对方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不料这人回答说:“我说了郎君可别害怕呀。我就是后汉三国的蔡邕(蔡文姬之父)蔡中郎,虽然我的祠堂和墓地都在,但人们对于我的祭祀却越来越少,又因我好歹也是士族,不想去向那些俗人要饭吃,我看郎君和我同属文人,气味相投,所以才来麻烦你,明天能不能求郎君在路边祭祀我一下呢?”

书生素来胆气豪壮,听鬼自报起家门也没害怕,而是问起了对方一些汉末的事情。一问一答,书生很快发现这鬼所说的那点事全是按照《三国演义》里写的来的,心里便起了怀疑。等到询问起蔡邕的生平事迹,这鬼的回答就又变成了当时很流行的一出戏里的内容,就连细节都一模一样。

书生于是笑着对这鬼说:“我也是穷鬼呀,实在拿不出东西祭祀您,您还是趁早去求真正有能力的人吧。临分别前还得嘱咐您一句,从今往后,您再想装蔡邕,最好从像《后汉书》、《三国志》、《中郎文集》这些书里找找灵感,那样或许求食起来还更方便点。”鬼听完书生所说,羞得面红耳赤,连忙起身现出本形逃走了。

简评:其实是个挺悲伤的故事,不过也同时告诫着人们多读书的重要性呀。

4.守饭童子

一次一群人在扶乩请仙时请来一个姓汪的秀才,下面这些事便都是这个汪秀才所讲:

据他说,落入水中淹死的人在死后很快就会被人接走,带到一处类似监狱的地方关起来。第二天会有人来登记籍贯,之后便会被押往阎王那里受审,在出发前,还有有人吹起铜龙来——一种乐器,铜质,形状像是马上小喇叭(没搞懂这是个啥),其柄部弯曲,大略像龙形——声音凄凉哀切。到了阎王那里,如果其人生前没什么大奸大恶之事,阎王便会将其放掉,不许托生也没人拘束,大概就像是孤魂野鬼那样吧。

汪秀才又说,做鬼一点乐趣都没有,时时刻刻都要受冻,只能凑在人身边,烤着人身上散发的阳气才能觉得舒服点,但万一烤阳气时被别的鬼推了一把,一下子离得人太近了,那鬼也就会被人的阳气所灼伤。

此外鬼还害怕大风,一旦起风,鬼们便只能趴在地上无法行动,因为风是带有罡气的,风压在鬼身上,重得就像座大山一样,在人眼中无形无质的风,在鬼看来就像是奔涌而来的漫天裹地的黑漆一样。风吹在它们身上,就像无数片擦板一样,一片一片擦着鬼的后背而过,时间久了能讲鬼吹得魂飞魄散。

鬼还经常饿肚子,时不时就要跑到人家里去偷饭出锅时蒸腾而起的所谓“饭气”为食。富人家吃肉多,“饭气”也就浓厚些,吃了顶饿;穷人家顿顿青菜豆腐“饭气”薄,吃也吃不饱。

而在偷“饭气”时,总会有一个童子在锅边守着,这童子属灶王管,专门盯着这些来偷饭吃的鬼,鬼们在偷饭时,常常会被这童子追得到处跑。所以偷饭也要看运气,饭出锅时如果正好有风,那饭气就会四散开来,守在一边的鬼们便用手去抓那些饭气——就像抓蜘蛛网一样——之后抟成一团就可以吃了,若是没有风,那饭气只能往上升,童子就在锅边盯着,鬼们也就吃不到了。

简评:连点饭气都不给吃,灶王爷是够抠的。

5.打破鬼例

一个姓李的书生家住在水边,一天夜里读书时,忽然听到外面有个鬼对同伴说:“明天某某来渡河,他就是我的替身。”到了第二天,果然有这么一人来渡河,书生连忙上前阻止他,好说歹说将其劝回去了。

结果等到夜里,就有一只鬼上门来找他评理说:“我找替身关你什么事!害得我现在我都不能投胎了!” 这书生的胆量同样很大,一点都不害怕,心平气和地问那鬼说:“你们水鬼要轮回,为什么非要替身呢?”鬼回答:“地府规矩就是这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就像人间想要当官就必须得等到有空缺一样吧?”

书生跟鬼讲道理道:“你错了。官员那都是国家用俸禄养着的,一分钱都不能虚费,所以才有限额。可是人生于天地之间,阴阳升息,自灭自生,自食其力,造化哪有工夫管这闲账呀!”鬼为难道:“可是我听说转轮王那里确实有这么一本账呀……”书生道:“你将我说的话原样去问那转轮王,如果他还坚持必须要有替身,那你就直接拉我做你的替身,好让我可以见到转轮王,当面啐他一脸。”鬼听后大喜,蹦蹦跳跳地就离开了,此后再也没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