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二则——龙失信,费鸡师

龙失信

荆湘有一座僧寺背山近水,水中有一条龙。

这条龙时常兴大风下暴雨,毁坏树木。

寺中有一个撞钟的张老头,他是一位术士,而和尚并不知道。

张老厌恶这条龙祸害东西,就想要把它拘禁起来杀死它。

他暗中做法,这条龙已经知道。

龙变成人,偷偷地告诉和尚说:“我是一条龙,住在这水中已经多年了。或许因为我出去的时候,风雨损坏了东西,让张老看不过去了。我有性命之忧,除了你谁也救不了我。如果你能救我一命,我给您一颗宝珠作报答。我立即就搬到别的地方去。”

和尚答应了。

夜间喊来张老,求他把龙放掉。

张老说:“你不要龙给你的那颗珠子行不行?这条龙特别穷,只有这颗珠子,它的性情又是吝啬凶恶的,现在要是要了他的珠子,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

和尚不相信他说的,说:“你只管为我放了它吧!”

张老不得已,就放了。

龙这一夜之后送珠子给和尚,从此搬移别处。

张老也辞别和尚走了。

几日后,忽然一阵大雷雨,毁坏了和尚的僧舍,夺回那宝珠。

果然象张老说的那样。

【原文】荆湘有僧寺背山近水,水中有龙。时或雷风大作,损坏树木。寺中有掸钟张老者,术士也。而僧不知。张老恶此龙损物,欲禁杀之,密为法。此龙已知,化为人,潜告僧曰:“某实龙也,住此水多年。或因出,风雨损物,为张老所禁,性命危急,非和尚救之不可。倘救其命,奉一宝珠,以伸报答。某即移于别处。”僧诺之。夜唤张老,求释之。张老曰:“和尚莫受此龙献珠否?此龙甚穷,唯有此珠,性又吝恶。今若受珠,他时悔无及。”僧不之信。曰:“君但为我放之。”张老不得已,乃放。龙夜后送珠于僧,而移出潭水。张老亦辞僧去。后数日,忽大雷雨,坏此僧舍,夺其珠。果如张老之言。(出《原化记》)



费鸡师

蜀川有一个被人所称为“费鸡师”的人,善于预知将来的事,而且也能为人祭祀作法进行解救。

他多半住在邛州,蜀人都把他当成神。

当时有一个和尚说,以前双流县有一座保唐寺,寺里头有一个叫张二师的人,因为巡行僧房,见到有所空院落,将要住进去。

张二师率领家人洒扫这个院子的时候,在一根柱子上拾到了一个小瓶子。

张二师一看,见瓶中装有一条小蛇。

张二师把蛇从瓶子里倒出来。

那蛇大约有一尺来长,文彩斑驳,五色俱全。

他用木棍触动它,它随着他的触动而长大。

大家都感到惊异。

张二师让人用一种东西挟制它,把它送到寺外去。

当摆弄它的时候,它随触随大,以至于长到一丈多长,赶上一根椽子了。

两个人抬才能把它抬起来。

往外送的人更加害怕。

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离寺二三里的地方,它随着那撼动,不停地增长。

众人更加惧怕,就把它打伤,以至于打死。

第二天,有一道彩虹于正午时分下到寺中。

这个和尚因事来到邛州,就把这件事对费鸡师讲了。

费鸡师说:“杀死龙女了!张二师和你们寺中的和尚们都得死啊!”

后来,终于象他说的那样都死了。

他应验的事情数不胜数,却不知是什么法术。

韦徇的大哥做杜元颖的从事,他的弟弟妹妹都认识费鸡师,在京中已经全都知道有此事。

杜元颖自从到任,就询访费鸡师的法术。

凡是有病的来告知费鸡师,费鸡师就抱着一只鸡前往。

到了门口,他抱着鸡念咒,让鸡进去。

到了病人住的地方,鸡就死了,病人就能痊愈;如果鸡进而复出,那么有病的人就永远起不来了。

当时人们因此叫他“费鸡师”。

他又把石子放到病人的肚子上,作法念咒,那石子断了的,那人也就没救了。

又能写符,先把符烧成灰,和以汤水,让病人吞下,不一会儿又吐出来,那符竟然象没烧过一样。

又说,城南建昌桥下,它的南岸以前有龙窟,一年一年常常害人。

甚至有连人带马一块掉进去淹死的,好象被人捉拿到水里去似的。

在韦皋那时候,先后一共运来几万块石头,顷刻之间,石头又全都没了。

后来让道士把一封书简投进去,然后象筑墙那样把土倒进去,这才填满。

从此之后,龙窟挪到建昌寺佛殿下边,与西廊的龙井相通了。

而建昌桥下,往往有人受害,但是不严重。

听吏卒说,以前人和马被淹在水里,很长时间才能浮上尸体来,尸体全都很白。血被吸吮已尽,尸体才能浮上来。

【原文】蜀川有一费鸡师者,善知将来之事,而亦能为人禳救。多在邛州。蜀人皆神之。时有一僧言,往者双流县保唐寺,寺有张二师者,因巡行僧房,见有空院,将欲住持,率家人扫洒之际,于柱上得一小瓶子。二师观之,见一蛇在瓶内。覆瓶出之,约长一尺,文彩斑驳,五色备具。以杖触之,随手而长。众悉惊异。二师令一物挟之,送于寺外。当携掇之际,随触随大,以至丈余,如屋椽矣。二人担之方举,送者愈惧,观者随而益多。距寺约二三里,所在撼动之时,增长不已。众益惧,遂击伤,至于死。明日,此寺院中有虹蟪,亭午时下寺中。僧有事至临邛,见鸡师说之。鸡师曰:“杀龙女矣!张二师与汝寺之僧徒。皆当死乎!”后卒如其言。他应验不可胜记。竟不知是何(“何”字原阙。据陈校本补)术。韦绚长足为杜元颖从事,其弟妹皆识费师。于京中已悉知有此事。自到,即询访鸡师之术。凡有病者来告,鸡师发即抱一鸡而往。及其门,乃持咒其鸡,令入内,抵病者之所。鸡入而死,病者差。鸡出则病者不起矣。时人遂号为“费鸡师”。又以石子置病者腹上,作法结印,其石子断者,其人亦不起也。又能书符,先焚符为灰,和汤水,与人吞之,俄复吐出,其符宛然如不烧。又云,城南建昌桥下,其南岸先有龙窟,岁常损人。至有连马而溺者,如有攫拿于水。当韦皋时,前后运石,凡几万数。顷之,石复失焉。后命道士投简于内,以土筑之,方满。自此之后,龙窟移于建昌寺佛殿下,与西廊龙井通焉。而建昌桥下,往往损人而不甚也。询问吏卒,往时人马溺于其间,良久尸浮皆白,其血被吮吸已尽,而尸乃出焉。(出《戎幕闲谈》)

  • 104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