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尾巴老李
农历清明前夕每当狂风骤起,黑云压顶,家里老人便会讲,“秃尾巴老李又给老娘上坟来了”。于是呢,小孩子便会蹲在老人膝边追问个不停,老人呢,也会趁讲神话传说的机会对晚辈进行一番孝道的教育。及至成年,在和大家的交流中才发现,其实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版本不一,下面选录一则。
相传古代,大王镇李家桥村住着一对李氏夫妇,勤劳善良。有一年,妻子生下一男孩,浑身黝黑、粗壮有力,但是屁股上长着一条龙一样的尾巴。父亲惊叹之余不禁心生怒意,认为妻子生了个怪胎,传出去颜面无光,思虑万千后,决定将其弃之荒野。但母亲不忍,一直坚持对其喂养。
一天,李父下地回来,见妻子晕倒在房内,怀中趴着的竟是一条黑蛇。黑蛇一边吮奶,一边将其尾巴摆来摆去。李父虽知是儿子所变,但又气又恼,所以扬起手中的铁锨将其尾巴铲了下来。只听“轰隆”一声雷响,黑蛇没了踪影,地上只留下一滩鲜血和蠕动着的一截尾巴。附近村民知其不是凡物,不敢再呼其名字,遂尊称为“秃尾巴老李”。
秃尾巴老李走后,一连几年没有音讯。母亲想儿心切,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日渐憔悴,以致染病而逝。就在出殡这天,突然天降暴雨,电闪雷鸣,从空中降下一条无尾巴大黑蛇趴在灵前泪流不止。人们知是秃尾巴老李到了,烧纸的烧纸,劝慰的劝慰。此时的秃尾巴老李不仅能够呼风唤雨,而且掌握了人龙变化的能力,等秃尾巴老李现为人形后,人们便聚拢过来询问其走后的情况。秃尾巴老李说:“我一怒走后,便到一深山修炼去了。本想成龙后再接母亲去享福,没想到母亲竟然早逝。”说完,放声大哭,声如雷鸣。李母下葬后,只见一团黑风绕墓穴旋转起来。不一会儿一座坟墓拔地而起。随后,这团黑风升入天空,飘然而去。以后每年的清明节秃尾巴老李都会回老家母亲的坟前飞上几圈,以表祭奠,当地会一连几天暴雨倾盆。
后来由于种种无奈的变故,秃尾巴老李便腾云驾雾来到了东北。那时东北的黑龙江不叫“黑龙江”而叫“白龙江”,因为江里有一条白龙,无恶不作,见有渡船渔舟就兴风作浪将船打翻,吃掉落水之人。夏秋季节,还让江水泛滥,冲毁良田。百姓们对此龙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秃尾巴老李听后非常气愤,决心要为百姓除掉这一祸害。
这日,秃尾巴老李钻入江底,向白龙发起进攻。不料白龙十分厉害,一连战了三天三夜,也难分胜负。秃尾巴老李气力不支,只好躲入海中休养生息,思考消灭白龙的办法。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居住在大江两岸的山东籍老乡都做了个同样的梦。梦中一黑脸青年对他们说:“我也是山东人,今有事求助于众位老乡。七天后,我要与恶龙决一死战,请你们备好馍馍和石灰。到时见江中翻黑浪,您们就将馍馍投入江中;若翻白浪,你们就投入石灰。”说完,深施一礼,踪影全无。天亮后,人们便行动起来,砍柴的砍柴,烧石灰的烧石灰,蒸馍的蒸馍。第七天,两岸的石灰和馍馍堆积如山,人们也纷纷跑到岸上观战。
正午时分,忽听江中吼声如雷,江面上浪花飞溅,水柱冲天。一黑一白两条巨龙绞缠在一起上下翻滚,奋力厮斗。苦战了一天一夜,黑龙饥饿难忍,体力不支,便用力一吹,江面上冒出股股黑浪。岸上的人们立刻将馍馍抛入江中。黑龙吃饱后,体力大增,越战越勇。白龙连饿带累,张口呼呼大喘,江面上翻起阵阵白浪。人们立即七手八脚将石灰投入江中。白龙吞进石灰后,直烧得腹中疼痛难忍,双目难睁,渐渐招架不住,最后被黑龙咬死,尸体顺流漂入大海。秃尾巴老李镇守黑龙江后,尽心尽力,兢兢业业,把整个水族和整条江治理得井井有条。按季节兴风布雨,帮助人们的农事耕作。遇有落水之人,就将其救上岸来;田中干旱,就吸起江水喷洒到田里。为了纪念秃尾巴老李为民除害兴利的功绩,人们给这条大江更名为“黑龙江”。
为表达对老乡们的思念和敬重,只要有山东人乘船渡江,不管江外风有多大,秃尾巴老李总使江内风平浪静。时间一长,在当地形成了一种风俗,为保平安,船家开船前总要问一声“有没有山东人”。即使没有山东人,旅客中也要有人应一声“有”。否则,船家不敢开船。
设计辨真伪
隋朝末年,楚州(今江苏徐州)淮阴县内,有两人相邻而居。东邻那人把自己的一张大商号的契据抵押给西邻,借得一千缗钱,约好来年加利钱来赎取契据。到期时,东邻先还了八百缗,并说第二天全部还清后,再取回契据。因为两家人素来交谊很深,而且只隔一两天,东邻认为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就没向对方要八百串钱的收据。第二天他带是其余的钱再来时,西邻竟然昧心不认前账了。东邻就到县衙告状,县里借口没有证据,不肯主持公道。东邻只好告到了楚州府,结果还是不受理。
东邻非常气愤,他听说天水人赵和任江阴的县令,办案非常公正、果断,就过江去他那里申诉了。赵和则以自己官位低,而且事情又不是发生在本县为由,执意推辞。东邻仍然喊冤不止。赵只得说:“那你就暂且住在我家吧。”赵和考虑了一整夜,说:“有办法了!”于是他召来几个捉住贼能手,带上公文到淮埂口,声称江阴县抓获拦江抢劫的大盗,他已供出有个同谋是淮阴县的某人(指西邻),请淮阴县把他抓来交江阴县处理。
按照当时的法律,只有持刀拦江抢劫的犯人,相邻的州县不得庇护。果然,楚州把那个西邻捉住送来了。
西邻自恃自己是普通农民,实在没有其他劣迹,所以答对起来很镇定。赵和威胁他要动大刑,他才吓得哭泣叩头,求饶不已。赵和就说:“所盗的幸而多是珠宝锦绣,不是农家用品,你最好把家里的所有财物开列清单,以便去辨认。”西邻一听,心稍微放宽了,而且他没料到东邻会越县来告他,就详细地把自己的钱粮金帛如数列出清单,并且注明来源,其中东邻赎契据的八百缗钱也写上了。
赵和看了清单,笑着说:“你果然不是拦江的强盗,但为什么过去不承认收到东邻的八百缗钱呢?”说着,让告状的东邻出来当面对质。
西邻于是又惭愧又害怕,终于认了罪。赵和让人把他押回他本县,叫他交出契据,并对他进行了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