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泥桃,鬼恋妇,献王墓

泥桃

房山县的一个农民耕地的时候,挖出了七八个古代的水缸,上面盖着石板。农民用锄头打碎了瓦罐,得到了几万的五汉铢钱和秦半两钱,以及色彩绚丽的丝绸绣品确实都是汉代时期的古物。

有一个农民羡慕他的好运气,于是也从附近挖掘土地,就得到了一个瓦罐。打开之后,里面竟然是中空的,啥东西也没有。瓦罐底下有一个小凹坑,里面有一个泥桃,大约有碗那么大。农民用莲花座拖着它,拿回家将它跟烛台放在一起。到了当天夜里,农民听到满屋砰砰作响,点燃烛火仔细寻找,原来是泥桃像抛绣球似得在屋子里自主跳跃。农民感到很奇怪,就用烛火去烧了一下。只见泥桃吱吱作响,紧接着冒出了一缕青烟,从此之后泥桃就真的跟泥捏的一样,再也没有搞怪。有人说这个泥桃是和尚圆寂火化后,用骨灰给捏成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原文】房山农人,耕地得古瓦瓮七八具,覆以石板。碎之,得五铢半两钱数万,古绣斑斓,洵汉代物。予曾购得数百枚。有农子羡其事,亦于近处掘之,得一瓦罐,发之,中空无物。罐下有小坎,中有一泥桃大碗许,承以莲座,持归置诸灶台。夜闻满室作响,审视,乃泥桃跳跃如抛球然。怪而灼之以火,吱吱作声,出清烟一缕,自此遂如顽泥。或云是僧家火化后,合骨灰为之。理或然欤?



鬼恋妇

本县御河北岸住了个姓朱的人,某天深夜,他回家途径一条小巷。他看见一户人家的后窗面临大街,有一名男子正趴在窗子上向里面偷看。姓朱的责问他,你私下里偷窥别人的屋子,这是什么意思?这个人趴着不动,姓朱的生气了硬把他给拽了起来。这个人回过头来,只见他的脸色如同枯木,一头的乱发也如同秋后的飞蓬。他的眼睛恶狠狠的盯着姓朱的,生气地问,这与你有什么相干的呢。说话的同时还用手拧姓朱的的背,他只觉得背上冷如冰霜而且痛入骨髓。再看那个人,突然间就不见了。姓朱的吓得惊惶而逃。

第二天姓朱的拜访了那户人家,才知道这家人刚刚娶了亲,新娘是位二次嫁人的寡妇,昨天晚上才喝了交杯酒,入了洞房。有见识的人说这个鬼是新妇死去的前夫。有的人眷恋自己的妻子,即使是死了也难以忘记。一旦他的妻子改嫁,就知道他为什么会在地下抱恨含冤了。有可能他竭尽全力,用尽计策,才能够回到阳间对自己的妻子趴窗瞻望,此情此情,不得不让人心生怜悯。中国这么大,人这么多,肯娶寡妇的人少之又少,而死去已久仍然对自己的妻子反复徘徊瞻望的痴情鬼更是少之又少。男子再娶,为什么一定要同那些好色乱伦的人为伍呢。

【原文】邑朱某,寓御河北岸。夜深,自隘巷归,见一家后窗临街,有男子伏窗窥视。朱责曰:“私窥人室,此是何意?”其人伏不动,朱怒曳之,其人遽反其面,色如枯木,乱发蓬飞,目眈眈有怒容,忿曰:“与尔何干?”以手拧其背,觉冷如冰而痛入骨,倏不复见。朱惊惶而遁。次日访之,知屋内某新娶再醮妇,是夜方合卺。识者谓:鬼乃妇之前夫。

  醉茶子曰:人恋其妇,死且不忘。一旦别抱琵琶,其饮恨九泉可知矣。力竭计穷,至于伏窗瞻望,其情殊可悯也。顾天下之大,娶再醮妇者如恒河沙数,而鬼之徘徊瞻者亦如恒河沙数。人欲续鸾胶,又何必效绥绥之雄狐哉!


献王墓

直隶省河间府献县的一个农民,一次偶然经过偶过西汉献王刘德的墓地,见到地上裂开一道裂缝。这裂缝看起来深不见底,这个人却充满了好奇心探身进去想要一探究竟,可是里面却黑漆漆地看不清东西。几步之外,有一盏油灯的灯焰细微如豆,于是这个人就上前把灯芯给挑直了。这盏灯突然间光辉焕发,就跟白天一样亮,照见里面宫阙重重,献王的殉葬物都是黄金美玉。想到这些将要成为自己的财富,兴奋地都不知道该哪一件了。

忽然听到墓室外面雷声隆隆,这个人担心下了大雨之后会有雨水灌入把自己给淹死,因此急着找路逃走。突然间被一个东西绊倒在地,俯下身子捡起来竟然是一锭银子。他把银子装在怀里,慢慢的爬出裂缝。回家后拿出银子仔细观看,他看到上面铸造了一行篆字,说的是赏给你五十两银子作为为我挑灯的酬劳。他再回到献王墓地,发现原先的裂缝不知道什么原因已经不见了。

【原文】献县农人,偶过献王墓,见地裂一罅,视之深邃,探身入,漆漆然暗不辨物。数武外,一灯焰微如豆,近前剔之,则光辉焕发,皓如白昼,照见宫阙重重,殉葬物率皆金玉。心利之,爱不胜收。忽闻冢外雷声甚厉,恐水骤至,急寻途奔,为物绊踬。俯拾之,乃银一饼,纳诸怀,匍匐而出。视其银铸汉篆一行,云“赏挑灯银五十两。”再诣其处,隙已复合。

  醉茶子曰:献王博学重儒,一时通经之士多游其门,洵汉代贤王也。其灵爽不没,宜矣。至千载前知,更叹古人之数学非后人所及。

《醉茶志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