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鬼无颏,识字魈

鬼无颏

宛平的谢紫庵,有一个坟庄,离都门只有十多里路,距离非常近。他有几个侄子,都喜好游荡,因为那地方盛产鹌鹑,所以一到冬天,他们总要收拾东西前去捕捉,经常是好几天不回家。邻居中有很多他们的同伙,也因为有墓田在那儿,又有地方可住,都玩得不亦乐乎忘记了回去。

所以十几个人经常聚在一起,一大早就踏雪去捕捉鹌鹑,晚上一群人围在炉边喝酒取乐,即使是以前都不认识的人,只要有相同的志趣,就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气氛好不愉快。吃喝玩乐这也本就是纨绔子弟的习性。 有一天他们又相约欢聚在一块儿,喝光了所带的美酒,又没有捉到鹌鹑,一群人没有了什么兴致,于是就一起彻夜长聊来度过漫漫长夜。

说的内容大多都是一些怪诞的事,一群人兴致勃勃,加上当时夜色已深,讲故事的人又故意渲染恐怖的氛围,吓得人群中胆小的人毛发微竖。忽然有一人开口故意说道:“我听说从前有的鬼是没有下巴的,但并没有谁看到过,估计这种谣言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又有一人帮衬着说:“下面让我来试一下,看一看在我们中间有没有没下巴的鬼。”

说着就用自己的手一个个地摸在座者的下巴。轮到其中一位,那人转过身子偷偷发笑,怎么都不肯让人摸。大伙一起抓住他,那人不得已突然把头转了过来。在灯火的照映下,大伙儿都凑近细细察看,惊骇地发现那人从唇部以下什么都没有,就像是个小孩的面具,大伙儿纷纷对视,然后连鞋都忘记穿狂叫而逃。才刚出屋门,就都倒在地上,还听到鬼的吼叫声,大伙儿此时更是十分恐惧,不禁大叫连连。

村上的人听到喧哗声赶紧跑过来看,见那些人像一连串的珠子,都一个个叠着跌倒在地上,觉得好笑然后把他们都扶起来。可听见他们身下不断地有声音发出,用灯火一照,原来并不是鬼,而是一条巡夜的狗,大家更是不由得哄堂大笑。那些人的惊魂刚刚安定下来,看到后也都感到十分好笑,这才敢一五一十地讲出事情的经过。第二天,那些人都回家去了,有了这次经历,他们从此就再也没有兴趣去捕捉鹌鹑了。

外史氏说:在青灯黑夜时,说鬼话却不知道原来鬼就藏在其中。当大家谈兴正浓时,鬼一定不会沉默不语,又怎么会因为没有下巴而丧魂落魄,这些人竟然让谈鬼的鬼不开口说话,和那些吃猪肠的小子败坏别人的兴致的行为不是一样吗?

【原文】宛平谢紫庵有坟庄,距都门十里有奇,甚迩也。其犹子数人,率多游荡,以其地产鹑,冬月辄往觅之,恒数夕不归。比闾又多其类,亦以墓田在彼,兼有居停,皆游而忘返,故萃处每十391数人。晨则踏雪罗禽,夜则围炉饮酒。即漠不相识者,其情同,其事同,遂言笑同,亦纨裤之积习使然也。一夕,又群居,藏醅既罄,鸷材未得,相对无聊,乃剧谈以消长夜。言涉怪异,乐且不疲。时夜色已深,众中有胆怯者已毛发微竖。忽一人曰:“旧传谓鬼无颏,究亦凭虚之论,畴曾见之?”又一人曰:“予试验之,我辈中有无颏者,即鬼是已。”因试以己手遍探座客。至一人转背匿笑,坚不许摸。众共强之,突以厥首反向,短檠之侧,众逼视焉,则自唇以下无所有,绝类小儿面具。不禁大骇,狂噪而奔,举室不及俟屦。甫出屋门,颓然皆仆,犹闻鬼声噭然,益大怖而号。村人闻喧出视,则累累如贯珠,叠卧地上。笑而扶之,其下有物,尚狺狺不绝。烛之非鬼,一徼夜之犬耳,不觉大噱。众惊定,亦为粲然,始详言之。翌日皆归,盖自是无复弋鹑之志矣。

  外史氏曰:青灯黑夜,谈鬼为佳,而不知鬼即在其中也。当诸人快谈之顷,鬼必不能默然。奈何胆落于无颏,竟使说鬼之鬼不获罄吐其说,能不詈噉猪肠儿败人清兴?《萤窗异草》



识字魈

我家有座别墅,井东吟社。后门正面对夫子庙,场地空阔。夏天只要是学唱昆曲的,都经常在这里唱歌,并借机乘凉。一天晚上,几个人正按曲调和唱,弦管声齐奏,声音大得阻遏住了天上的行云。那南面的城墙,城头的矮墙排列如齿,突然出现了一个巨人,比古代那些驱疫避邪的神道相貌还要魁梧。巨人侧着身体坐在矮墙上,背朝北面朝南,拍掌听曲,似乎很喜欢歌曲。

众人看到巨人后惊吓想逃,其中有一个姓崇的人,仗着胆大,说:“请大家继续唱下去,不要害怕。让我来给他个恶作剧。”说着就去敲开一家店门,买来一大串爆竹很是巨大,又轻手轻脚像鹭鸶一样走近并潜藏在巨人身后,突然点火,爆竹劈哩啪拉响个不停,像连珠炮一样震耳欲聋。


巨人来不及回头看一眼,一下子迈步轻易地跨过护城河,就像跨过阳沟一样轻巧,然后摇摇晃晃走入南山。当时月明如昼,众人纷纷登上城墙观看,只见巨人穿着一身黑色衣裳,头大如五石瓮。正值盛夏,风吹叶落,树叶在半空中翩翩起舞伴随着巨人飘动。第二天再去查看巨人的脚印,发现有六尺多长,沙地上还留下一行草书,写道:“听曲正是高兴的时候,竟被无知小儿放爆竹打扰,实在很是可恶!谨防一凿。”字迹屈伸自如,像草圣怀索的字体。

八个月以后,姓崇的到南山去探亲,回家时正骑着驴在路上慢悠悠行走,忽然从空中飞来一块鹅卵石,击中肩膀,痛得要命,差点断了手臂。之后赶紧奔回去看大夫,但无能为力,导致半边瘫痪。

这个巨人也就是山魈。我听老人说过山魈很喜欢听曲子,也很怕放爆竹,但却未曾听说山魈善于写草书。山魈或许是鬼魑中的风雅人物吧?但只是可惜它肚量太小,不能容物,真是白白辜负了这一副魁伟的身躯啊!这事也真够稀奇啊!《夜雨秋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