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乌鸦巧捉贼
我在乌鲁木齐时,听骁骑校萨音绰克图讲,过去他驻守江山口哨卡,一天天将亮时,有只乌鸦对着门哑哑啼叫。
他讨厌乌鸦叫不吉利,就用箭射它。
乌鸦怪叫一声,从牛背上急飞而过,牛受惊吓奔跑起来。
他招呼几个士兵急忙追赶。
追进一个山坳,遇见两个耕地的农夫,牛将其中一人碰倒。
扶起来一看,没有大伤,只是脚拐了难以行走。
农夫家离这儿不远,就一起搀扶送他回家。
进了农夫家门还没坐定,就听见一个小孩连呼“有贼”。
士兵们出门追捕,竟是在逃犯韩云。
他跳过墙来偷瓜吃,大家一拥而上捉住了他。
假使乌鸦不对着门啼叫,则萨音绰克图不会射它;不射乌鸦,牛就不会奔逃;牛不奔逃,就不会碰倒农夫;不碰倒农夫,士兵也不会到农夫家;如果只是一个小孩看见有人偷瓜,也不可能将盗贼捉住。
就这样转辗引导,终使盗贼被捕受到制裁。
这只乌鸦的到来,莫非是受了什么东西引导?韩云本是一个大盗,多次劫物杀人。当时虽没有发现什么,但实际上与刘刚遇鬼的因果一样。《阅微草堂笔记》
鬼叫求埋尸
佐领额尔赫图讲:以前他驵守吉木萨哨卡时,夜里听见窝棚外有呜呜的声音。
人出来追逐,声音就渐渐退远;人停止追,声音也停下;人返回去,声音则又来了。
这种情况连续了几晚上。
一个胆大的士兵,竞提着刀跟随着声音追寻下去,七拐八绕进入山坳,直来到一个僵尸前,声音止住了。
看那具僵尸上有野兽咬吃的痕迹,早已干枯了。
士兵回来后将所见报告了。
额尔赫图明白这是僵尸求葬,就置备棺材把他埋葬了。
此后那呜呜声再没出现。
人死后灵魂离去,还要形骸干什么?这个鬼念念不忘自己的遗体,未免是作茧自缚。
然而“在土喂蝼蚁,在水食鱼鳖”,本是庄子旷达的观念,怎么能使芸芸众生都像非凡之士那样忘情忘我呢?
从此事可见,恭谨地置棺治丧是孝子应尽之心;掩埋死人遗骨是仁人应做之事。
圣人是通晓鬼神之情感、心境的,何尝说过人死后魂升魄降就冥冥无知觉了呢?《阅微草堂笔记》
论奢华
献县令某人临死,他家有个看门人夜里听见书斋里有人说:“他这些年享用奢华,禄数已耗尽。他父亲在阴间请求预支下辈子的一年禄运,叫他办没办完的事。不知被批准没有?”
不久县令暴死。
董文恪公曾说:“凡事不可做得太过分,这是天理。因此过分奢华过分节俭都足以招致不幸。然而据多次的验证,对过分奢华者的惩罚,对有钱者轻而对有权势者重。对过分节俭者的惩罚,对有权势者轻而对有钱者重。因为有钱者过分奢华,耗费自己的钱财而已;有权势者过份奢华,一定是贪婪之徒。权势大则求取财物容易。有权势者过分节俭,守自己的财而已;有钱者过分节俭,一定是刻薄之辈。斤斤计较则狡诈机巧多。士大夫们要时时多想牢记:过分利己必然损害他人。凡事要留有余地,这是招来幸福的途径。”《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