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沛昌挖银,陈生遇鬼

沛昌挖银

郎沛昌,仁和临平镇人。一天正在家闲坐,忽然有人捎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来,信上说:临平山脚下,景星观后面,有块蛤蟆形状的石头,那下面有很多银子,只有您能打开。您于某日某时,可到那里挖掘取银。郎沛昌以为是骗人的,没有理睬。

隔了一天,又有人敲门,送了一封信来,内容和以前一样。送信的是个陌生人,问他在哪得到的信,回答说:“路上遇到一个人,托我送信,不知道缘故。”说完,匆匆告辞。

朋友们说:“既然这么奇怪,去看看吧,也没什么损失。”郎沛昌认为说的对,到了那个日期,就拿了挖地的工具,到那里去挖掘,果然挖出了很多银子。但是没那带装银子的东西,就用土盖上,到山下的人家里借了筐子。再往山上走的时候,碰到好几个人,从打扮上看是打柴的,但是每人都扛着一个遮盖很严实的筐子。

等他到了藏银子的地方,银子已经被挖走了。这才反应过来,那几个人扛着的东西,就是银子。

郎沛昌发掘却不能得到,但是不经过他的手,就挖不出来,这几个人肯定知道原因。两次书信,也肯定是他们送的。但怎么也猜想不出其中的道理。

【原文】郎沛昌,仁和之临平镇人。家居,忽得无名氏一书,言:“临平山之麓,景星观之后,有石如虾蟆形。其下有藏银无数,非君手开,不能得。可于某日某时,亲至其地,发而取之。”郎以为谰语,不信也。越日,又有人叩门,送一书至,所言与前同。视其人不之识,问何处得此书,曰:“途遇一人,托我寄君,不知所自来也。”匆匆辞去。于是所识者咸谓郎曰:“既有此异,试一往何伤乎?”郎从其言,届期荷锸而去,至其地,扣之,果得银甚多。而郎未携筐之属,无以盛之,乃掩以土,而至山下人家借得一畚,负之上山。遇数人似薪采者,各荷一以下,亦未及审视。及至所发之处,则已空矣。乃悟前数人所负者,即是也。郎发之而不能得之,然不经郎手,则不能发此,数人者必知其故。其两次致书,即是数人为之也,莫测其为何理矣。



陈生遇鬼

福建陈生,讲故事的人没提他的真实姓名。陈生从小轻佻,而他父亲对他管教很严格,于是稍微的读了些书,但他心里还是非常向往那些舞榭歌台的地方。

有一年春天,他父亲有事外出,陈生就撒谎和老师请了假,到郊外玩去了。一路上鸟语花香,陈生如出笼的小鸟,越走越远。

忽然听到奏乐的声音,打听路人知道,前面村子在演节目,他马上跑去看。歌声鼎沸,美女如云,目不暇接,乐而忘返。节目结束,太阳快要下山了,才想起来这是在城外,怕关城门回不去,急忙往回赶。

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忽然看到路旁走出一个绿衣女子。女子身材纤细,面目姣好,有一个小丫鬟在后面跟着。陈生想,野外怎么会有个漂亮女子呢?但喜欢她的美貌,怀疑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就跟在女子的后面。眼看到了一个大宅子前面,绿衣女子和丫环进了院子,陈生在门口徘徊。

这时候天色已晚,他想,现在也进不了城了,不如在这借宿一晚,兴许有什么艳遇呢。就敲门借宿,丫环出来,把他领了进去。只见珠帘绣幕,蜡烛高燃,陈设精美。女子命人摆上丰盛的酒宴,吃完饭,果然和他携手入帐,双双就寝。

陈生睡的正熟的时候,忽然被砰砰啪啪的声音惊醒,看到火光照亮了窗户,以为是失火了。急忙爬起来,原来是天已经大亮。再看看怀里抱着的女子,却是一具冰冷的白骨。四下也没了房屋床榻,独自站在一个废弃的坟墓里。墓旁边有个烧瓦的窑,刚才的声音和火光就是一个瓦窑破了。

陈生知道遇到了鬼,飞奔回家,把经过告诉了家里人,之后大病一场。家里人很担心,但是一个月以后,病却好了。从此洗心革面,发奋读书,最后考中了进士。

【原文】闽中陈生,谈者讳其名。自幼佻达,喜作狎邪游,而其父督之严,始稍稍向学,然其心固常在舞衫歌扇间也。一岁上巳之日,父适他出,乃托他事绐其师,私至郊外踏青,狎鸟撩花,忘路远近。忽闻箫鼓之声,问之途人,曰:“前村演剧也”即往观之。笙歌如沸,士女如云,游目骋怀,乐而忘返。未几夕阳在山矣,顿悟身在郊外,城门将闭,惧不能归,乃遵旧路而回。行未及半,忽见路旁隘巷中有绿衣女子,从一小婢缓步而行,小腰秀颈,楚楚可人。生念野外焉得有此佳丽,然爱其美,亦不疑也,施行从之,俄至一甲第而入。生徘徊门外,暮色苍然,私计不及入城,不如且谋寄宿,或有佳遇。乃叩门,以求宿告。婢出,诺之,导以入,则珠帘绣幕中绛蜡高烧,绿衣女已待于堂矣。生问姓氏,笑而不答。命置酒待客,雕盘绮食,颇极丰腆。又命婢歌以侑酒。酒阑烛炮,相携入室,红罗复帐,鸳被蛩毡,春梦香甜,不知东方之既白。忽毕爆有声,火光焱焱,照耀窗棂。疑为失火,推枕而起,则天已大明,而玉骨冰肌,俨然在抱,审视之,乃枯骸一具也。惊起四顾,则屋宇帷幕了无所睹,独立墟墓间。墓旁故有烧瓦之窑,窑破,故火光进射也。生知遇鬼,奔还其家。俄而大病,因与家人言所遇,咸以为虑,而卧病月余竟愈。于是尽涤邪念,下帷苦读,卒成进士,入词林焉。

《右台仙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