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吸人气息,王飞腿(纪晓岚著)

黑狐吸人气息 


高冠瀛在科举考试中长期不得意,心情十分压抑郁闷。

他曾对我和雪崖说:“我听说一个大户人家有幢房子,凡是晚上在里面住宿的人,必遭迷惑,到底是鬼还是狐狸,一直弄不明白。

一个书生有胆量,有力气,想查出作怪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所以晚上睡在里面。

二更以后,果然有个黑影翩然落在地上,似进似退,一听到书生翻身,它就伏在地上不动。

书生知道它是怕人,于是装成睡着的样子等候它,并渐渐发出打鼾声。

不久就感觉到它从脚上爬上来,刚到腹部胸口之间,书生便开始觉得昏昏沉沉了。

书生急忙挥起右手去打,抓住了它的尾巴,并随即用左手掐住它的喉咙。

它发出尖厉的叫声,然后像人一样讲起话来,请求放了它。

书生急忙叫人拿灯来一照,原来是只黑色狐狸。


众人一起把它按住,用刀子刺穿它的大腿,穿上一根绳子,然后书生把绳子的另一头系在自己的左臂上,估计它不可能再变化了,于是拿起刀逼问它为什么要作怪。

狐狸哀叫道:“凡是比较有灵性的狐狸,都注意修炼希望成仙。最上一等的调节气息,炼养神气,讲究水火相生相克的深妙意义,吸纳天地的精气,服食日月星斗的精华,靠遮些在腹中凝结成金丹,然后蜕落形体,飞升成仙。这须有仙人来传授,被传授者也要先具备成仙的才干。像这种情况,我不能做到。次一等的则是运用容成子和素女传下来的法术,变成美女或美男子去迷惑人,通过交合吸取人的精气,来补充增添自己的精气。外吸与内养相互配合,也可以凝结成丹。但所采的精气太少,则不足以凝结成丹;所采的精气太多,则是伤害人而自己取利,不遭到阴司的惩处,也会受到上天的处罚。像这种办法,我不敢采取。所以我只好靠盗窃的办法捡点便宜,乘人们熟睡时,去接受他们鼻孔中呼出来的剩余气息,就好像蜂采花蜜一样,对花不会造成损害。而慢慢积累增多,最后也能凝结成丹,也可以达到元神不散。久而久之,就会感通灵气而能飞升成仙。像我这类狐狸,就属这种情况。我虽然道行浅薄,法术低微,但积累功力也十分不容易。如果你们不放我,则我上百年来耗费的全部精力,都要付诸东流了,只求君子怜悯饶了我。”

书生被它的一番话所打动,竟把它放掉了。

这事发生在雍正末年,流传已经很久了。我因此想到,在科举考场上,有些人才华横溢,学问渊博,我也做不到;其次有些人阴险狡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功名,我也不敢做。最下一等的靠剽窃模拟,混个出身,我或许能够做到,而又不屑于这么做。我算是没有出路了。你们两位都是很年轻就考取了功名,能给我一些教诲么?”

雪崖开玩笑说:“你是高士奇的后身,就像白居易托生成了李商隐的儿子白老一样。只是这种倔强不肯随俗的念头还存在,大概是高士奇的形体已经变换,但本性还保存。这个毛病根深蒂固,我们也没有好药能救得你。”

于是三人笑了一场而作罢。

原来冠瀛写文章喜欢标新立异,用语豪迈而不切实际,每次被考官黜落,往往都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雪崖开这个玩笑。

贾岛的《长江集》中有“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声”的诗句,下面自注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千古以来,这些性格经历很特殊的人,他们的想法大致是相似的。《阅微草堂笔记》


王飞腿

  交河县泊镇有个王某,精通技击,人们称“王飞腿儿”的人就是他。

  一天夜里,他偶然途经一处坟地,见有十几个小孩儿在前面玩耍,挡住了他的去路,这些小孩儿大的都在四、五岁左右。

  王某大声呵斥,命他们让开路,这帮小孩儿根本不理他,好像什么也没听见。

  王某一怒之下,拉过来其中一个,打了他一巴掌。

  这一下炸了窝,招得这帮孩子一块儿大骂。

  王某愈发恼怒,抬脚就踹。

  孩子们一拥而上,拣起砖头瓦块猛击王某的腿骨。

  王某扑上前去,孩子们却像猴子一样敏捷地闪开了。

  王某前后左右追了半天,居然一个孩子也没有抓到,他周旋了一阵子,终于被孩子们打翻在地,头破血流,眼睛也受了伤。

  他几次爬起来,又几次倒了下去,一直折腾到半夜,他再也没有力气爬起来了

  第二天,家里人把他找了回去,只见他满身是伤,两脚都肿成了青紫色,一直躺了半个月才勉强能下地。

  原来,那帮孩子都是狐魅变的。以王某的勇力,平时对付几十个壮汉,尚能挥洒自如;如今,遇上了一帮小妖魅,却一败涂地。

  《淮南子》引用帝尧的话说:“做人要战战惊惊,时刻谨慎,人们不会被大山绊倒,却往往栽倒在小土坡前。”

  《左传》中说:“蜂虿虽小,却不能小看它的毒性。”这些话十可信。《阅微草堂笔记》